「液氦注入开始!线圈温度开始下降……」低温系统负责人的声音紧随其后。
主控室内,所有目光都聚焦在超导线圈状态监测界面上。
那代表着电阻的数据,在触及某个临界点后,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猛地按向深渊,瞬间跌落到几乎无法测量的10^{-11}Ω量级,同时发出一阵轻微但清晰的高频蜂鸣。
这标志着巨大的环向场线圈和极向场线圈已成功进入零电阻的超导态。
「超导态稳定!环向场线圈励磁启动,目标强度2.8T。」周新同继续下达指令。
强大的电流开始注入超导线圈,磁场在真空室内迅速构建起一层无形的避障,成为囚禁未来火焰的牢笼。
「说实话,我觉得整个过程最危险的就是磁场强度这一块……」
站在主控室后面的丁宣看着不断上升的电流参数,颇有些担心地对旁边的宋金航说道。
特斯拉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单位,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不太可能见到一次强度为1T的磁场。
但对于「约束高温等离子体」这个目标而言,2.8T仍然是一个不太稳妥的数字。
在托卡马克装置运行的过程中,绝大部分杂质以及扰动都出现在等离子体边缘,因此需要将这部分的粒子和热量引导到一个专用靶板上。
而这个「边缘范围」如果过大那幺在除杂过程中造成的能量损失就会越明显。
「我专门用那份资料里面提供的方法算了算。」宋金航回答道,「按照咱们这次的参数,要维持等离子体稳定存在的理论磁感应强度是2.63T,所以如果理论是正确的话,问题……应该不大。」
「我担心的是咱们的线圈还有传感器……」丁宣看着前面的大屏幕,此时HL2A已经进入了辉光放电清理程序,也就是用低压氩气的电离放电来轰击真空室内壁,与紧随其后的硼化程序共同作用,使壁面沉积一层薄膜,用以吸附和清理后续运行中可能产生的杂质。
此时此刻,一切数据都维持在远低于黄色区间的范围内。
「我知道。」直到光谱仪检测结果出炉,宋金航才继续了刚才的话题,「所以咱们不是特地降低了芯部温度幺……这样哪怕Q值降低一点,至少稳定性能提上去。」
Q值,是指净能量增益。
只有Q>1的时候,聚变反应在能量核算上才是有收益的。
实际由于维持等离子体的存在需要高昂的代价,早期大部分聚变试验的Q都是小于1的。
当然就研究过程而言,这是必然要经历的代价。
就像被瓦特改进之前的蒸汽机,效率也只有可怜的1%左右。
丁宣张了张嘴,但这次并没有开口。
因为HL2A的启动流程,此时已经到了第一个关键阶段。
「准备注入燃料气体,氘气,目标初始压强3毫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