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托卡马克,或者仿星器路线,目标是实现等离子体的长时间,理想是无限期的高温高密度约束,从产生持续的热核聚变反应……而Helion Energy的『猎户座』电厂,将采用一种纯粹的磁学途径来直接回收聚变能量!」
屏幕上展示了动态原理图:
一个被强磁场压缩的等离子体靶丸在真空室中心发生微型聚变爆炸。
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等离子体瞬间剧烈膨胀。
「看这里,」特莱指着膨胀的等离子体,「当聚变产生的等离子体高速膨胀时,它会对包裹它的、由外部线圈产生的强大约束磁场产生强烈的反作用力,而这种反作用力,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会在线圈中感应出强大的、方向与初始约束电流相反的脉冲电流。」
原理图清晰地显示,感应产生的高强度脉冲电流被高效的电力电子系统直接捕获、整流、升压,然后输入电网。
「因此,」特莱总结道,「我们系统输出的,就是可直接并网的高品质交流电!从聚变发生到电力输出,中间没有任何热能转换和机械运动的二次过程,不仅效率更高,系统也得以大幅简化。」
「同时,这种独特的能量回收原理,决定了『猎户座』天生适合采用短脉冲、高重复频率的运行模式——我们不需要像托卡马克那样,长时间维持一团极度不稳定的高温等离子体,而是利用强大的磁场脉冲,在短时间内将燃料靶丸压缩到极致引发聚变,然后高效地捕获膨胀等离子体反抗磁场时产生的感应电能。」
稍作停顿之后,特莱最后总结道:
「这也是为什幺在我们公布的数据当中,尽管Qsci只有0.97,但Qeng仍然能达到1.10,因为从能量平衡的角度,只需要让每个脉冲中的聚变能量超过系统内部损耗即可,比维持一个长时间稳态的『人造太阳』要简单得多。」
尽管特莱的解释已经足够深入浅出,但在场的非专业记者还是不太可能听懂全部细节。
好在,他们大致能明白Helion路线的核心差异——
避开稳态运行这座公认的、难以翻越的技术大山,选择一条看似更「取巧」但也更专注于工程可行性和商业化快速落地的捷径。
而对于新闻学来说,这就已经足够了。
因为华夏方面此前宣布的突破,正是聚焦于「稳态运行时间」的。
针锋相对,正是媒体最喜欢的戏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