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为满足国内外市场对先进位程晶片的强劲需求,华芯国际宣布,其位于津门BHX区的半导体制造基地,将于2015年底前完成第二条等效7纳米工艺生产线的建设工作……」

这次的新闻画面跟昨天有点类似,展示了华芯国际津门基地的宏伟蓝图和忙碌的一期产线车间。

但后半段内容则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该产线建成投产后,将进一步释放产能,为全球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提供高效、稳定、优质的晶片代工服务……」

「……」

再往后的内容,都已经不重要了。

全球代工。

轻描淡写的四个字,却彻底粉碎了所谓「技术封锁导致产能仅限于自用」的臆测。

正式宣告华夏不仅实现了突破,还具备了参与全球高端晶片市场竞争、输出规则的能力。

这三条消息,犹如一把精准的手术刀。

一刀切断「产能不足」的质疑,一刀剜除「性能存疑」的病灶,最后一刀则直刺「闭门造车」的臆想。

剂量猛、药效强、目标准。

至于疗效,自然也是立竿见影。

前一天还从各个角度争论新闻是真是假的各路媒体,这一次却集体失语。

此前质疑最猛的《华尔街日报》默默撤下了查尔斯·霍顿那篇充满质疑的稿件草稿,并在其网站不起眼的位置,原文转发了央视关于HPC-7和第二条7纳米产线的英文通稿,未加任何评论。

其余同行无论立场如何,都不约而同地择了最「安全」的打法——

转载华夏官方发布的信息,但不置一词。

仿佛整个英语世界都被噤声一般。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这股舆论寒流,最终是被一份来自东南亚的报纸所率先打破。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