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克拉珀再次按下遥控器,屏幕上同一张照片的曝光度被大幅调高,更多的细节在过曝的噪点中艰难显现出来。

虽然依旧模糊,但物体那迥异于常规飞机的流线型梭状机身、明显缺失的垂直/水平尾翼结构,以及隐约可见的粗壮发动机舱和尾喷口轮廓,开始透露出令人不安的信息。

「技术部门对图像进行了增强处理,初步研判是一架我们过去从未见过的飞机,随后国家安全局通过卫星图片进一步确认了这一结论,并且认为这是一架技术水平远超任何现役型号的……第六代战斗机。」

「第六代战斗机」

这几个词像冰锥一样刺入战情室,似乎让周围的空气都降低了几个华氏度。

空军部长戴博拉·詹姆斯首先打破了沉默:「判断依据是什幺?」

作为一名纯粹的文官,她虽然身为空军部长,但其实并不懂空军。

实际上,整个国家安全委员会里面,都没有一名正儿八经的军人。

好在克拉珀早有准备。

他迅速调出几张经过处理的图片局部放大图和技术分析图表:

「最大的特征是总体设计,它彻底摒弃了传统的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采用高度融合的翼身一体化构型。这种设计在理论上能最大程度减少雷达散射截面,特别是侧向和后向这些传统五代机的薄弱环节,实现真正的全向宽频隐身。」

紧接着,又切换图片,指向机翼和机身的连接处:

「另外,这架飞机的气动外形中存在部分低速乘波体的特征,说明它在设计之初就考虑过长时间维持两倍,甚至2.5倍音速飞行的能力,然而矛盾点在于,它的翼面设计、尤其是前缘襟翼和进气道布局,又显示出大量针对中低速飞行进行优化的痕迹。例如更大的机翼面积和更复杂的增升装置。」

克拉珀再次切换图片,这次重点圈出了发动机舱和尾喷口区域:

「通常情况下,一架飞机很难同时兼顾这两个截然不同的速度区间,再结合卫星图像中观察到的、相对于机体尺寸显得异常粗壮的发动机舱和大型尾喷口……」

「技术分析部门得出的最合理推论是,这架飞机极有可能配备了变循环发动机,因此可以适应从亚音速到两倍音速以上的全部速度区间……这是像F22或者F35这样的第五代战机完全不具备的能力。」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