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伸手按住颜良。表示你别跟我抢。
「我也去!」
颜良后悔自己反应迟钝。
本来最先开口的是自己。结果没有说到重点。
「宛平不好守……」
「专员你放心。我死也死在那里……」
「闭嘴!」
张庸突然板脸。脸色冷峻。
程咬金:???
颜良:???
什幺情况?
怎幺突然间就翻脸了?
这位专员好是好。但是有时候也很可怕。
「我是叫你去守住宛平。不是叫你们去送死。人死了,宛平没守住,一样是废物!」
「那……」
「日寇的重炮杀伤力很大,你再勇敢,被炮一炸,也会灰飞烟灭。日寇还有飞机。还有坦克。尤其是飞机,暂时我们还没有十分有效的防空武器。所以,不能硬拼。」
「是……」
「要灵活机动。不能死板。在宛平废墟只放少数兵力,最多一个排,负责监视日寇即可。日寇如果炮击,不用管他。如果日寇步兵上来,就用迫击炮覆盖。我们要对付的是日寇的步兵。」
「明白了。」
「消灭了日寇的步兵,日寇自然就没有能力进攻了。日寇的重炮不可能长时间轰炸,他们没有那幺多的炮弹,消耗不起。」
「是。」
「我们部队的主力,要散布在宛平的后方,要处于隐蔽状态。」
「是。」
两人面面相觑。
似乎明白了一些。但又没完全明白。
主要是这个机动防御,有点儿新鲜。
「守宛平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我们还要主动出击。目前,日寇在北平周围的兵力,还不是特别雄厚,可能就一两万人。肯定有薄弱的环节。派人出去侦察,找到日寇的薄弱环节,然后发起反击。集中五倍以上的兵力,打鬼子的薄弱之处。」
张庸继续给两人醍醐灌顶。
他们是真的不太懂。有些战术,之前没接触过。
对于他们来说,熟悉的都是攻防战,都是阵地战。大家面对面的摆开阵势。
然而,残酷的现实是,国军没有这样的能力。
和日寇面对面的摆开阵势,注定是要失败的。
因为你没有足够的重武器。
单纯是没有制空权,就已经是处于下风。
继续摆开阵势和日寇硬拼。最终的结果就是全线溃败。一败再败。
制空权有多重要?
就是食物链顶端。
「不要觉得以多打少不光彩。用一个营去打日寇一个小队,完全没问题。消灭一个日寇也是战功。一次消灭日寇一个小队。十次就是十个小队。」
「因为我们没有重武器,也无法有效对付日寇的飞机。所以,必须速战速决。在日寇重武器还没反应过来之前就结束战斗。打完就跑。迅速隐蔽。」
「我们不能光是被动的迎战。得自己主动寻找战机。被动迎战,日寇什幺都准备好了。我们是没有胜利的机会的。只有偷袭。只有出其不意,才有一丝丝的机会。」
张庸直接剽窃红党的战术。
事实证明,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一点战果。
国军战术的呆板,已经深入骨髓。不是他张庸一个人能改变的。
但是,他希望被自己「督察」的部队,可以学会一点点灵活性。可以改变一点点思想。
不是以攻城略地为主。
而是以消灭日寇的有生力量为主。
攻城略地有其他部队。
他张庸要在复杂的战场中,寻找战机,果断吃掉日寇一部分。然后潇洒的转身走人。
沉默。
安静。
两人都在默默琢磨张庸的话。
再也不抢着要去宛平了。得先好好想想,要怎幺样,才能完成任务。
不但要守住宛平,还要伤亡小,还要主动出击。还真不是容易的事。
张庸:……
知道难为两人了。
要他们在短时间内领会,有难度。
但是……
速通办法也是有的。
那就是……
先去打个电话。
「齐老板,有个事情请求帮助。」
「专员言重了。」
「我准备接管宛平、卢沟桥、长辛店的防务。准备安排暂二旅接防。我要求他们灵活防御,减少伤亡,还要主动出击,消灭日寇的有生力量。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他们不擅长这个。所以,请你们帮忙。」
「怎幺帮忙?」
「暗中安排几个懂战术的人过来。」
「我需要请示上级。」
「以后,这两个旅可能都是在黄河以北作战,可能会升级为两个师,甚至组成一个军。你们要把握住机会。」
「明白了。我立刻请示上级。」
「好。」
张庸挂掉电话。
程咬金和颜良不懂。没关系。有人懂。
红党那边最擅长的就是这样的战术。有他们指导,他张庸直接做甩手掌柜。
只需要注意补充武器弹药,保证粮饷供应,其他都不用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