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看到一个熟人。
李仙洲。
他旁边还有另外一个人,和他并排站着。
不用问,就知道是李天霞。
他们终于来了。
看到张庸出现,两人快步上来。
立正。
敬礼。
「专员大人。」
「你们好。」
张庸没有还礼。伸手。握手。
两人都是前辈。他是晚辈。对方首先敬礼,他已经受宠若惊了。
「以后,你们见我,就不用敬礼了。」
「是。」
「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就在这里谈吧。」
「是。」
「我请你们来,是让你们各自建立一个军的。一个是68军,一个是69军。目前都是空架子。只有一个旅的编制。」
张庸实话实说。
李仙洲、李天霞都是默默的听着。
其实,具体的情况,他们多少已经有所了解。知道任务艰巨。
这是显然的。否则,也没他们的分啊!
如果有现成的一个军,哪里轮得到他们来担任军长?
就是没有。需要自己拉扯。
「武器、弹药、军饷,我负责解决。其他的一切,你们自己解决。」
「明白。」
两人互相对望一眼。
高悬着的心放下来。
建立军队,最需要的就是武器、弹药、粮饷。张庸都解决了。
剩下的就是人员招募、编制、训练、指挥、打仗。他们都会。
「日寇很快就会南下,进攻石门。」张庸缓缓的说道,「他们需要从石门向西攻击,围攻太原。所以,石门是关键的战略要点。日寇会疯狂争夺。」
「专员,石门无险可守……」李天霞欲言又止。
「是的。」张庸点点头,「石门无险可守。所以,你们的任务,不是坚守石门。」
微微顿了顿,张庸继续说道:「你们要充分发挥机动作战的优势。不要管石门。要找准日寇的薄弱位置。果断出击。消灭一部分日寇。总的战略方针,就是消灭日寇的有生力量。而不是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
「专员的意思,我们是不守城吗?」李仙洲有些担心。
「不守。」张庸果断的回答,「守城,会被日寇的飞机重炮炸成灰。不划算。」
「可是……」
「责任我来承担。是我吩咐你们这样做的。你们执行的是我的命令。」
「是。」
「这是给你们的书面命令。保管好。」
「啊……」
两人面面相觑。
看到张庸拿出两份正式的命令。
上面的内容很简单——
「不要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以消灭日寇有生力量为主。以每个月消灭日寇一个联队为目标。」
下面有张庸的签名。手印。还有日期。
白纸黑字。
将责任完全承揽过去。
对于他们两个来说,责任的确是没有了。
但是,压力有。而且,很大。
每个月消灭日寇一个联队,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日寇一个联队有三千多人啊!
平均下来,每天要消灭一百多个日寇。
虽然说,他们是一军之长,可能会拥有三四万人。
但是……
依然觉得任务很艰巨。
「每月一个联队,的确有很大的难度。但是,那是远期目标。等以后兵强马壮再说。现在肯定做不到。但是,不能摆烂。你们现在就有一个旅的兵力。武器装备比较好。弹药也充足。所以,至少也要做到每个月消灭日寇一个大队。每个月消灭日寇一千人以上。如果连这个都做不到,军长必须换人。」
张庸直言不讳。
每天消灭日寇一百多人,不现实。
但是,平均下来,每个月消灭一千多日寇,还是有机会实现的。
零敲碎打。
战法多变。
不能拘泥于死板的阵地战。
总之,不能像其他国军一样,死板的迎战,最后全部死光。
后世有些人,脑子有问题,一说国军的贡献,就说国军死得人多,哪场会战死了多少多少万人。
好像死的人越多,功劳就越大似的。简直是脑残。
不是自己死的人越多,才叫功绩。是打死的敌人越多,才是功绩。
否则,我几万人全部跳江自杀,岂不是盖世功勋?
看两人的神色,就知道李天霞接受的比较快。这个家伙脑子是比较灵活的。指挥水平也比较高。
相对来说,李仙洲可能就有些死板。脑海里都是阵地战。
难怪十年后,会被抓几万头猪。
如果他是别人的手下,他张庸可能会笑死。
问题是,现在,李仙洲是他的手下。想到几万头猪就郁闷。
唉……
只能是以观后效了。
「累吗?」
「什幺?」
「我问你们两个累不累。」
「不累。」
「行,那就跟我出发。我们去搜索日寇。」
「是。」
两人互相对望一眼。
张庸带他们去杀日寇?什幺意思?
难道还要教他们打仗?
「有些新武器,你们需要在战场上熟悉。」
「是。」
两人这才明白。
于是,收拾。带队出发。
嗒嗒嗒……
嗒嗒嗒……
马蹄声如雷。
席卷秋风。
【未完待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