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三个师团一起行动,日军从没在怕的。
哪怕是国军一个战区,全部涌上来,都奈何不了日军三个师团。
可是,张庸就在旁边,虎视耽,谁也不敢掉以轻心。
国军一个战区当然不行。但是如果一个战区,加上一个张庸,那就不好说了。
控制钟祥、荆门两地,就是为了保证有一条退路。
否则,真的会全军覆没的。
命令下达。
日寇立刻开始行动。
正在枣阳苦战的日寇39、40师团,立刻掉头南下。
再也不想和张庸纠缠了。
那个变态。
炮弹那幺多,一天到晚就光知道炮火覆盖.——·
张庸:???
什幺情况?
一早起来,似乎局势大变?
日寇两个师团,居然跑了?
搞什幺?
黄维纲也发现了,急匆匆赶来。
「专员—.」
「日寇跑了。」
「啊?」
「应该是向南去了。我们收拾一下,也向南吧!」
「是。」
黄维纲去传令。
收拾队伍。
简单打扫战场。
反正时间不急。
很遗憾,那些155毫米榴弹炮又不能带走。
怎幺办?
最后决定是交给南阳游击大队。就是交给刘先生下面的队伍。
受到道路和交通工具的限制,这些155毫米榴弹炮,注定了只能用在枣阳。没办法转移到其他地方。
但是一部分的美制75毫米榴弹炮,就有可能被扛走。
具体怎幺用,张庸不管。
既然交给别人,别人就有自主处理的权利。
「报告!」
有参谋送来电报。
是统帅部的情况通报。关于日寇11军的。
张庸看完。
原来如此。
日寇11军居然换司令官了。
冈村宁次被拿下了。新的军司令官,叫做园部和一郎。
没什幺印象。
远没有冈村宁次有名气。
没在意。
管它怎幺换司令官呢。
反正自己打自己的。哪里有日寇就往哪里打。
继续南下。
没有交通工具,道路也很不好走。
和日寇的韧劲相比,国军确实远远不如。所以,行军速度很慢。
一天.·
两天路上接到报告,说是荆门遭受攻击。
驻守荆门的黔军103师,立刻进行激烈反击,和日寇打的难解难分。
南面驻守荆州的69军,派出一部分兵力增援荆门。双方打得更激烈。
第三天—·
第四天张庸赶到荆门附近。
展开攻击。
和黔军103师南北对进。
试图切断日寇的退路。
正在宜昌附近作战的日寇三个师团发现情况不妙,急忙返回。
东西方向突击。
试图打通退路。
已经在宜昌上岸的74军,立刻尾随而来,攻击日寇的后背。
驻守荆州的69军,还有在荆州上岸的52军,也加入了战团。
一不小心,全乱套了。
国军大约十万人,日军大约七万人。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犬牙交错,乱作一团。
张庸:—.
出动!
出动!
给我全部出动!
大量送货75毫米榴弹炮!
「轰轰—·
「轰轰—
炮火不断。炮火连天。
张庸骑着摩托车,在战场上来回穿梭。
给74军安排武器弹药。
给52军安排武器弹药。
这两个军都是齐装满员的,都在三万人以伶,综合战斗力较强。
于是.—
战厮杀没什幺好描述的。
人是和日寇一天到晚的战斗。
大炮轰—.
步兵.—
大炮轰完步兵哲步兵哲完大炮轰空里的红购最多,炮火以覆盖空里·
胡天昏地..
没日没夜—
「八嘎!」
「顶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