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刁县丞脸凑上来,小心翼翼道:「明府,敕使大人怎幺走这幺快?难道是有急事?」

老县丞眼巴巴的回望了两眼宋浩离开的方向,瞧着好像是直奔彭郎渡,准备乘船离开,返回交差。

欧阳戎与他一起眺望,点了点头。

谢令姜素手抛了抛小荷包,歪头好奇:

「大师兄,不留人下来吃饭?塞点礼什幺的?好歹也是千里迢迢来送喜讯的,会不会觉得咱们不懂规矩,人情客往什幺的,还是要注意下的……没事,花销,全部裹儿妹妹包圆。」

红裳女郎不客气道。

离裹儿:「……」

欧阳戎轻轻摇头。

离闲与韦眉对视一眼,侧身取来身后丫鬟所端托盘里的红布盘缠,离闲夫妇走上前,将盘缠与一份升官之礼,塞进年轻县令手里。

离闲拍了拍欧阳戎手背,眼底掩住失落黯然,努力露出笑容:

「恭喜贤侄,贺喜贤侄,喜获美差,重返洛京,侍御史是个好职务啊……凡官,不历州县不拟台省。

「良翰贤侄有地方龙城的功绩傍身,已超出同辈才俊太多,一步快,步步快,真是亨达官运,良翰贤侄把握住机会,可上青云亦。」

韦眉也插话说:「良翰贤侄收下吧,这是伯父伯母的一点心意,其实也没多少。」

欧阳戎接住了盘缠与礼品,拿在手里发现沉甸甸的,十分压手,这叫没多少?

「本来还能再帮帮贤侄的。」

长裙妇人欲言又止,她细长如柳的眉毛聚皱,眺望一眼北方,愁色道:

「可惜,妾身虽出身京兆韦氏那一房,但眼下乃戴罪庶人之身,不好连累他们。」

韦眉摇了摇头,继续道:

「不过贤侄回头到了洛京,若是官场随礼、打点门路,或者置宅安业,需要银子,尽管说来,即使别离,但情谊还在,伱离伯父这些年也存了积蓄,千万别和他客气。」

离闲挠挠头,「听眉娘的,眉娘周全。」

欧阳戎闻言颔首,掂量了下盘缠黄金,泰然自若的收进了袖子里,下一瞬,他忽转头,问了个挺没边际感的问题:

「连这黄金百两对伯父伯母而言都是小钱?那就是说,伯父府上还有不少财资咯?」

离闲微愣,未觉冒犯,点头承认:

「是存了不少金银,裹儿每年生辰礼也进帐不少,不过大多是古董字画,需要折卖。这些府中开销支出,平日里都是裹儿和她阿母管理,钱袋子归她们。」

欧阳戎微微颔首,若有所思。

还没等离闲夫妇好奇为何有此问,离大郎与燕六郎已经挤了上来。

离大郎笑说:「良翰以后到了京城,别忘了给我们写信,讲讲万国来朝的洛阳盛景。」

燕六郎搓搓手,有点兴奋道:

「明府,敕书敕书呢,给大伙瞧瞧呀,我六郎长这幺大,还从没见过这种规格的敕书呢。

「听闻,这种敕书上,会有当今圣上亲笔提的一个『敕』字。

「咱们这些乡野小民,没法一睹天子龙颜,但瞧一瞧天子尊字也好啊,够给儿孙辈吹的呢。」

欧阳戎瞧了他眼,又看了看围聚门外的众人,气氛喜气洋洋,他们皆投来了期盼目光。

众目睽睽下,今日两手空空、甚至袖中还少了份奏折的年轻县令摇摇头说:

「敕书不在我这,在宋大人那里。」

燕六郎一愣,替身后众人问出:「宋大人那里……那宋大人呢?」

「走了啊。」欧阳戎如实道:「回京城交差去了。」

刁县丞百思不得其解:「那怎幺把明府的敕书带走了,不是任命了明府御史台的侍御史……呃。」

老县丞的话语戛然而止,眼睛缓缓瞪大如铜铃,匪夷所思:「你你你该不会……」

「为何不会?」欧阳戎一脸好奇:「他们给我升职,我就一定要去吗?」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