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戎朝他轻轻点头:「知道了,辛苦了。」
欧阳戎取过那篇讨缴之文,也垂目浏览了遍。
待放下手中缴文,他望向正堂外的天空,叹息自语: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欧阳戎不得不承认,李公确实会「选日子」,把握时机。
似是不满正堂内的古怪气氛,王冷然皱眉,给陈亦善接话:
「何止是蛊惑人心,老英国公德高望重,不知怎幺出了这种不肖子孙,家门不幸,英国公府的人脉,全被他当作了谋反之基。
「岭南桂州那边的军府将领,也不知有多少曾被老英国公提拔,或在其麾下任职过,本是福荫,却用来大逆不道,祸害万千!」
燕六郎放下手中西南线报,递给周围人,眼皮不擡的嘀咕一句:
「李正炎军在西南势如破竹,北上沿途,应者如云,降者不断,眼见着都快打到岭南道、江南道边界了。
「这等士气,甚至远大于蔡勤军,这可不是一个英国公府人脉,单单可以解释的。」
这道嘀咕声在落针可闻的正堂内,显得尤为刺耳。
「燕参军什幺意思?」
王冷然横眉冷对,语气不满:
「是在枉议朝廷方针与陛下英断吗?难道是想说朝廷失了人心?」
燕六郎淡淡:「王大人言重了,小官哪敢啊,大帽子一顶又一顶的。」
「哼哼。」不置可否,似是想起什幺,王冷然忽然收敛表情,抖了抖袖子,阴恻恻道:
「想知道李贼为何如此嚣张顺风?
「还不是因为有浔阳王府帮大忙,白送他一个大义名分。
「其实本官觉得这样也好,可以让女皇陛下好好看看,都是些谁,在心念离干,响应李贼……」
这场会议最后不欢而散。
众人在一阵冷场中各自散去。
欧阳戎陇袖,走出了正堂。
他能明显的感觉到,李正炎打着浔阳王府旗号举旗谋反消息传来后,王冷然等人看向他的目光变了。
江州大堂门口,接过燕六郎递来的缰绳,上马前,欧阳戎忽然想到几个月前李正炎、魏少奇等人长久逗留浔阳城的原因了。
也想到了李正炎锲而不舍、屡次拜访浔阳王府的缘由。
「明府,没事吧?」
燕六郎脸色担忧的唤了声马匹前怔怔出神的欧阳戎。
欧阳戎看了眼他,摇摇头。
他翻身上马,扬鞭离去前,这位弱冠长史回望一眼西边洪州方向的阴云天空:
「原来是在等这个啊。」
身旁传来燕六郎的略惑声音:「什幺等这个,明府在说什幺。」
欧阳戎闭目叹了口气,忽而扬鞭,打马离去前,只丢下两字:
「大义。」
自李正炎在桂州举匡复大旗,发起叛乱起,大半个月过去了,匡复军现已席卷了小半岭南道,势头仍在飞速扩张,一路高歌猛进。
而李正炎让越子昂写下的《讨卫昭檄》,沿途传布各个州县,很快也传去了神都洛阳的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