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主要是陶渊明乃几百年前的隐士,后期归隐,大多数文赋遗失不见,存留在世的不多。

「就算有,也是被南北的高门大族、文华之家珍藏,我也不知,这位李公为何突然对这两篇孤僻之作感兴趣。」

没察觉到面前毡帽青年的表情微动,元怀民继续沮丧自语:

「我当时还以为这位李公是有归隐之心,才对陶潜这种知名隐士的文章感兴趣。」

欧阳戎点头:「那现在呢,还这幺认为吗。」

元怀民苦笑,叹息一声,南望窗外的桂州方向:

「自然是愈发困惑了。

「这也是今日和良翰坦白的原因,其中蹊跷,我有些怕,思虑许久,还是和良翰报备为好。」

欧阳戎看了看他,微微颔首,先是问:

「不过我有一事不解,陶渊明乃浔阳名人,了解他的浔阳名士这幺多,为何李公独独来找怀民兄,还是深夜暗访。」

元怀民挠头:

「应该是有人和他说过些什幺,才特意找来,也确实没有找错。

「我的确通晓这两首孤篇中的一篇,当时没有多想,告诉了他们。」

欧阳戎立即问:「哪一篇?」

「是那篇叫桃花源记的游记。」

元怀民微擡下巴,表情有点小骄傲道:

「我们元氏虽然没落,但毕竟祖上阔过,从北魏到干周,三、四百年,家中秘藏不少文华孤本,陶渊明的文章也有收录,桃花源记就是其中一篇,记得,还曾是我祖父最爱,收录高阁。

「乃我元氏珍宝,浏览过的外人不超过一手之数。」

他自衿自夸之际,门口处,正怀抱琴盒站立的燕六郎,低头看了看琴盒。

刚刚盒身似有微微颤动,宛若蜻蜓扇翅,

此动静转瞬即逝。

琴盒此刻纹丝不动,守在门口的燕六郎继续目不斜视。

屋内,欧阳戎松垮肩头,原本紧绷的身子松弛了点:

「原来如此。不愧是原北魏拓跋氏,家底丰厚。」

他赞道。

元怀民不好意思道:「良翰兄过誉了。」

然而下一瞬间,他却见到,欧阳戎面色自若念道: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嗯,是不是……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那一篇?」

元怀民先是愣了下。

屋内气氛寂静。

这位元氏后裔瞠目结舌:

「良翰兄怎幺知道的?此乃遗世孤篇,良翰兄听何人说过!」

听何人所说?

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难道和归去来兮一样我倒背如流这件事也要和你说……欧阳戎心道。

面上如常,他摇了摇头:

「怀民兄应该知道我曾在龙城担任县令,此乃陶渊明最后一次为官之处,留有不少古籍,偶然所得。」

元怀民脸色狐疑:「当真?」

「不然呢?」

欧阳戎点头,连问几句:

「总不会是你不小心告诉了李公,李公后又不小心告诉了我吧?」

元怀民欲言又止。

欧阳戎忽问:

「怀民兄口中那位吴先生,是不是出身终南山?」

「是来自终南山没错,当初最后一次见他,吴先生说要回山里去……」

屋内安静下来。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