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县令、善道大师对视一眼,前者皱眉,后者恍惚:
「明府这幺说,老衲倒是想起来一些,那位杜施主和越施主,曾三次探访小寺。
善导大师目露追忆。
「大师记性真好。」
善导大师当然不会说,香客捐的香火钱越多记性才越好,他娓娓道来:
「第一次来,是他们自己逛寺,完事后,上了两柱香走人。后面又来了一次,捐了一笔香火钱,找到老衲,求去藏书阁,观摩佛经,老衲应许。
「最后一次,就比较古怪了,他们与老衲席地探讨佛经,临走前,却问了老衲一件熟悉的事情。」
「什幺熟悉的事情?」
「浔阳王府那位小公主殿下,曾也问过的事。」
「哦?」欧阳戎心中隐隐猜到。
「他们问老衲寺中是否藏有陶渊明的孤本诗集,特别是,一首叫归去来兮辞的词赋。」
欧阳戎叹气,他知道离裹儿当初四处寻求《归去来兮辞》这件事,所以才将归去来兮辞作为生辰礼,赠给她。
后来他才知道,此辞赋乃是寒士剑诀。
所以来到浔阳城后,欧阳戎也问过离裹儿这件事,为何寻找此辞,只不过当时二人冷战,这位公主殿下的回答是,无可奉告。
联系上离裹儿很早就收集陶渊明诗篇,早在寻找这篇辞赋,比欧阳戎来龙城还早,后来建立的菊华诗社也是咏菊,有纪念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意思。
欧阳戎便当她是爱好,主要是离裹儿也没什幺灵气修为,欧阳戎自然不好怀疑什幺,只是告诫她,勿要外传这篇辞赋,离裹儿点头答应。
眼下李正炎、王俊之等人找不到归去来兮辞,在龙城县无头苍蝇一样乱逛,也证明她确实守口如瓶。
欧阳戎思索之际,刁县令开口说:
「明府,下官想起一事,李正炎、魏少奇他们逗留龙城那几日,除了翻看龙城县志,还去探寻过陶潜故居,下官跟随陪同过。
「这算是他们当时最常去的两处地方之一。」
「哦?」欧阳戎语气好奇:「还有一处是哪?」
刁县令多看了眼面前的俊朗青年:
「是明府你修建的折翼渠,李正炎、魏少奇常去观摩,赞不绝口。」
欧阳戎顿时默然。
刁县令:「下官应该没做错事吧。」
「陪同无事,不算牵连,然后呢。」
欧阳戎抿嘴:
「他们是不是携带了一副画?」
「什幺画?」二人好奇。
欧阳戎摇头不语。
刁县令又道:
「对了,他们离开龙城县时,是走越女峡那条路,去了云梦泽。杜书清请假,也是与他们一起,去云梦泽泛舟。」
「云梦泽?」
欧阳戎微微皱眉,嘴里呢喃:
「不应该是去洪州吗,联系后来发生的事情看。
「还是说,他们是去云梦泽找寻什幺,是不是带着那副桃花源画一起去了。
「可是云梦泽有什幺他们需要的呢,难道桃花源记是真的,等等……」
他忽然擡头。
脑海里又浮现那位从天而降、金发如焰的大女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