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他们依然不会接受一位女王,但是如果有可能的话,他们更乐意让曾经担任过汉诺瓦总督的剑桥公爵或者苏塞克斯公爵继位。这两位王子的观念十分契合这个德意志邦联中最具自由主义气息的国家,而且从他们的种种经历看,如果二位王子继位,他们肯定也十分乐意继续推动汉诺瓦王国的自由主义改革。
但遗憾的是,无论是剑桥公爵还是苏塞克斯公爵,都拒绝参与任何可能绕过兄长坎伯兰公爵使自己继位的行动。
所以汉诺瓦人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坎伯兰公爵加冕为汉诺瓦王国的恩斯特一世,并解散了根据宪法召集的议会。
关于汉诺瓦王国的政治,亚瑟身为外国官员,自然不方便表达意见。
他最多也就是对1833年宪法被中止实施表达遗憾,毕竟无论怎幺说,在那部宪法的警务附属条例和起草委员会的备忘录里,都留有他的心血。
如今恩斯特一世刚上位,便在亚瑟光辉的履历上涂涂改改,要说他一点儿意见都没有,那也是不可能的。
不过生气归生气,亚瑟实际上拿这位国王也没什幺办法。
1833年汉诺瓦王国宪法的一大重要意义,便是将汉诺瓦领地从君主名下转移给了国家集体。
而现在,宪法被中止效力,也就意味着汉诺瓦王国如今又成了国王的私有财产,恩斯特一世想在汉诺瓦怎幺干是他的家务事,哪里轮得到他这个前哥廷根大学学监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而且看他这个架势,中止宪法还只是第一步,等到时机合适,恩斯特一世弄不好还会宣布宪法违宪,从而彻底废除这部被他视为绊脚石的法典。
作为汉诺瓦人民的老朋友,哥廷根大学的老领导,亚瑟这时候也就只能默默地为他的老同事以及学生们祈福,祈祷他们能够尽量保持冷静,因为如果他们抗议的太过激,以恩斯特一世的个性,出动警察镇压都算是怀柔绥靖了。
不过一大早起床,亚瑟接到的也不完全是坏消息。
在英吉利海峡的另一边,伦敦传来捷报,由于应对及时,再加上狄更斯力作《雾都孤儿》在伦敦各大剧院的火热上演,让伦敦市民先入为主的同情起了剧中那位被强盗比尔·赛克斯杀死的南茜小姐(影射赛克斯事件,历史与本世界线皆是如此),所以由赛克斯夫人引发的舆论风暴并未影响到迪斯雷利的选情。
这位保守党的少壮派代表、保守党小团体「青年英格兰」的核心人物,在陶尔哈姆莱茨以摧枯拉朽之势击垮了辉格党候选人,继续巩固了他在东区不可撼动的统治地位。
而《泰晤士报》也适时的在迪斯雷利走访济贫院和深入东区慰问贫苦市民的新闻标题后面,给他冠上了一个新头衔,叫他「人民的迪斯雷利」。
更令人欣喜的是,在今年的大选当中,保守党在党魁罗伯特·皮尔爵士的领导下继续奋起直追。
倘若不是墨尔本子爵及时与爱尔兰激进派代表奥康内尔达成联盟,他们甚至都无法继续维持辉格党在下院的优势地位。
而在选战中遭遇的重大挫败,也使得辉格党愈发坚定了抱紧女王大腿的想法。
首相墨尔本子爵在选战结束后不久,便立刻决定在内阁层面启动维多利亚女王加冕典礼的相关筹备工作,并力图在明年议会开幕后保障相关议案顺利通过。
当然了,根据女王陛下本人的要求,这场加冕典礼会尽量从简,但是考虑到威廉四世加冕典礼一切从简时,上院贵族们的集体抱怨,内阁考虑再三,还是决定把整场定在7万镑的标准上。
这个花费大概是威廉四世的两倍,但是相较于乔治四世那场奢华至极的24万镑加冕仪式,确实也算是相对的艰苦朴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