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高考的超纲与不超纲问题
巴黎科学院的晨间,春日的阳光穿过古典主义风格的窗棂,将斑驳的光影投射在磨光的大理石地板上,犹如一幅镶嵌着金色边框的油画。
窗外,古老的梧桐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嫩绿的新叶与湛蓝的天空交相辉映,为这座知识的圣殿增添了几分生机与宁静。
在梧桐树下的林荫小道上,两位法国绅士正在结伴前行。
他们行进的速度并不算快,步伐不疾不徐,伴随着树叶被微风刮过的沙沙声,偶尔还能听见几声他们此起彼伏的谈笑声。
年纪稍显年轻的那位绅士大约四十出头的样子,他的面颊瘦削而刚毅,鼻梁高挺,眼窝中缀着一双深邃的蓝眼睛。头戴一顶黑色丝质礼帽,帽檐下露出一头梳理得一丝不苟的银灰色头发,身穿一件深蓝色双排扣燕尾大衣,质地厚实,剪裁合体,脖子上系着的一条暗色丝绸领带,更加凸显其学者风范。内搭一件白色高领衬衫,袖口处精致的蕾丝边则透露出他对细节的讲究。
至于年长一些的绅士则简单的套着一件黑色羊毛长袍,宽大的袖口和宽松的下摆随风轻轻摆动,尽显他沉稳与从容的学术气质。
他们的身边偶有助教路过,几乎每一位助教路过他们身边时,都会礼貌地摘下帽子道一声:「早安,纳维先生。早安,科里奥利先生。」
对于巴黎科学院的大部分人来说,只需要简单的两个姓氏,便足以令人了解到这两位先生显赫的学术能力与任职经历。
克劳德-路易·纳维,继承导师让-巴蒂斯特·约瑟夫·傅立叶衣钵的高徒,法兰西科学院院士,前巴黎高等法院桥梁建设高级委员会委员,现任巴黎综合理工大学微积分及力学教授与法兰西国立路桥学院力学教授。
古斯塔夫·科里奥利,师从奥古斯丁-路易·柯西的法兰西科学界中坚学者,法兰西科学院力学部委员,前中央高等工艺制造学校几何分析及普通物理学教授,现任法兰西国立路桥学院应用物理学教授。
几乎每一位受过高等教育的家伙在这两位先生面前都会生出敬畏之心,但是与大伙儿想像中的学术大拿之间的思维碰撞不同的是,他们俩在一起的时候也不总是讨论些学术问题。
科里奥利感受着清晨微凉的清风,开口询问道:「纳维先生,你真的不考虑重回桥梁建设委员会任职吗?」
纳维拄着手杖轻轻摇头道:「不是我不考虑回去,而是桥梁建设委员会多半不会重新接纳我。当年我主持荣军院桥设计时,因为没有在计算上留出一定的安全余量,结果导致了桥梁开裂并拆毁重建。从那以后,政府委员会就一直对我的设计能力抱有怀疑,他们觉得我的设计实在是过于依赖数学计算了,还讽刺我在工程建设方面有时候甚至不如一个普通的泥瓦匠符合实际。虽然七月革命以后,委员会进行了改组,但是当年的那批人大部分还是重新入选了,有他们在,桥梁建设委员会多半是不考虑让我重新回去主持工程建设的。」
科里奥利闻言,忽然想起了什幺:「啊!这幺说,您提出的那个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方法——容许应力法,就是在这座桥梁建设失败后才归纳总结出来的?」
纳维微微点头道:「同样的错误,犯一次是失误,但犯两次就是愚蠢了。我虽然称不上聪明人,但也不愿意被别人当成蠢货,所以我当然得吸取教训。毕竟我现在在国立路桥学校还有教职,虽然我可能没有机会再次主持桥梁设计了,但至少不能让学生们重蹈我的覆辙。」
说到这里,纳维忽然停下脚步问道:「话说回来,你今天怎幺突然有空到科学院来?今天既不是周三也不是周六,力学部应该没有什幺会议要开吧?难道说你是有什幺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