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笔下的『咨询侦探』——夏洛克·福尔摩斯先生,以惊人的观察力和逻辑演绎能力,彻底颠覆了我们以往对侦探小说的认知……】
而《帕尔摩尔公报》则更侧重于社会影响:
【……近日,伦敦的绅士们出现了一种奇特的『流行病』:相互观察对方的手掌与怀表。
这一切,都源于《良言》杂志连载的《血字的研究》。
夏洛克·福尔摩斯这个名字,已成为俱乐部和沙龙里最热门的谈资……】
诺曼·麦克劳德博士坐在办公室里,看着桌上摊开的各类报纸,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一切都在按照莱昂纳尔信中的预想发展,甚至效果更好。
他已经可以预见,七月下旬刊的《良言》销量将会达到一个怎样的高峰。
他叫来助手:「告诉印刷厂,准备加印!还有,给巴黎的索雷尔先生发一封电报,就写,嗯——
『伦敦已经入戏,静待下一幕。』」
而在贝克街21B的公寓里,阿瑟·柯南·道尔也买到了新一期的《良言》。
他抚摸着封面上莱昂纳尔·索雷尔名字旁边那行小小的「柯南·道尔」,心潮澎湃。
尽管现在只是作为助手被提及,但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名字与福尔摩斯这个传奇紧紧相连的未来。
他走到窗边,望着楼下偶尔驻足、擡头张望的行人,心中默念:「莱昂,你……我们做到了。
我们让整个伦敦,都开始为『夏洛克·福尔摩斯』而疯狂了。」
——————
《血字的研究》引发的热潮,并未随着时间的推移稍有平息,反而势头越来越猛。
伦敦,这座帝国的心脏,似乎第一次在文学作品的感召下,如此统一地律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