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昂纳尔虽然有150年后文学系老师的人生经验和学识,但是并没有覆盖到这幺细致的层面,于是细细看了起来。
布瓦谢教授给他的报纸里,不仅有法国的报纸,还有俄国的《祖国纪事》《北方之花》;英国的《旁观者》《半月评论》《家喻户晓》;美国的《大西洋月刊》《哈泼斯报》《北美评论》……
加斯东·布瓦谢说道:「亲爱的莱昂纳尔,这些报纸织成了一张跨越国界的文学之网,所有的作家、记者都在这张网的某一处。
这张网上任何一点轻微的颤动,都会很快传播到整张网上。电报、火车、邮轮……正在将伟大的作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散出去。
狄更斯的《荒凉山庄》《双城记》,几乎同时在英国和俄国的报纸上连载;哦,还有大仲马,他的小说甚至可以同时在法国、英国和俄国连载。
当然,这些报纸的品格各有不同——英国人太庸俗;美国人太粗野;俄国人,哼哼,虽然慷慨,但是他们总爱删减。
如今,一位美国记者可能在《大西洋月刊》上读到你在《费加罗报》发表的短篇;
一个莫斯科大学的教授会在《北方之花》上遇见你作品的俄译本;
而一位伦敦批评家可能因《小巴黎人报》上的小说而邀你渡海去参加一场茶会……
谁懂得如何将作品投进时代正确的浪潮之中,谁就能从纸页跃上历史的舞台——所以,你选择把《老卫兵》的第一份转载交给……」
「《小巴黎人报》!」莱昂纳尔坚定不移地说道,顺便问了一句:「同时给《祖国纪事》转载不影响吧?毕竟是远在俄国。」
加斯东·布瓦谢教授闻言,只能叹了口气,一句话都不想多说,摆摆手让莱昂纳尔离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