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承蒙邀请,今日我可以在索邦这座知识与理性的殿堂,与诸位探讨中国的戏剧艺术。

我的祖国,中国,拥有着与古希腊罗马同样悠久的戏剧传统。今天,我并非以一个异域猎奇者的身份,而是以一个热爱戏剧、并渴望沟通两种伟大文化传统的学子身份,与诸位分享我的观察。」

他的开场白不卑不亢,瞬间吸引了大部分听众的注意,莱昂纳尔也安心下来——陈季同的表现出乎他预料的沉稳而有条理,丝毫没有表现出任何怯场。

莱昂纳尔甚至可以从他的眼神和语气当中感受一种熟悉的、隐藏的极深的、只有中国人才可以意会的轻蔑,仿佛整个礼堂的法国人都是不足为道的蛮夷,唯有他掌握着文明与真理。

陈季同首先简述了中国戏剧的起源,从古老的祭祀仪式、说唱艺术讲到宋元杂剧的成熟。他提到了关汉卿、汤显祖的名字,如同欧洲人提起埃斯库罗斯、莎士比亚般自然。

「诸位熟悉欧洲戏剧的辉煌,拉辛笔下那被命运撕裂的激情,莫里哀剧中辛辣智慧的讽刺,莎士比亚浩瀚如大海般的人性描绘。

但是这些,都是建立在『摹仿』的基石之上,追求舞台上的真实幻觉,人物心理的深刻剖析,情节的逻辑推进。」

他顿了顿,看到一些学生露出了然甚至略带优越感的表情,露出微笑,提高了些许声调:「而中国的戏剧,则走上了一条不同的道路。

我们称之为『写意』。它不追求舞台上对现实世界的精确复制。我们的演员,凭藉程式化的动作、独特的唱腔、象征性的脸谱和极简的布景,在观者的心中构建出千军万马、亭台楼阁、万水千山。

一桌二椅,便是整个世界。一根马鞭,便是千里驰骋。中国戏剧的核心在于『传神』,在于激发观众的想像,在于以最精炼的视觉形象和最美好的听觉享受,传达最丰富的情感和意境。」

一边说着,陈季同还优雅地比划了一个京剧中「开门」的虚拟动作。

接着陈季同举了《牡丹亭》杜丽娘「游园惊梦」的例子,描述少女在空无一物的舞台上,如何通过眼神、身段和唱词,让观众感受到满园春色和刻骨相思。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