聘请来自法国的精英作为家庭教师教导子女,是每个体面贵族的标配,而且给的薪酬往往是法国的三倍以上。
这种风气从彼得大帝改革后便十分兴盛,至叶卡捷琳娜二世时代达到顶峰,延续了整个19世纪。
俄罗斯年轻贵族们对法语的熟练程度常常远超俄语,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本人法语就极其流利。
所以杜朗教授曾经当过索菲娅的老师这件事,看似意料之外,实则在情理之中。
索菲娅微微扬着下巴,像只骄傲的天鹅:「老师,刚才您给这位莱昂纳尔·索雷尔先生提出的题目,甚至还比不上当年您用来刁难我这个十四岁少女的思考题!
难道因为他是大名鼎鼎的『索邦的良心』?」
这句话话近乎于指控,现场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就连杜朗教授也沉下了脸。
索菲娅转身面向阶梯上的所有师生,表情和语气一样冰冷:「我的母亲,慷慨的阿列克谢耶芙娜男爵夫人,向索邦捐赠30万法郎,是出于对索邦学术地位的认可和崇敬。
她期望看到的是严谨的学术传统,是不因任何外在因素而动摇的崇高标准,是最纯粹的知识殿堂!而不是……」
她的目光扫过莱昂纳尔:「因为某个学生出了名,就放松要求!恰恰相反,学生越是名声响亮,索邦更应该提高考核标准,用一场无懈可击的考试,来证明索邦的权威!
让所有人都看看,索邦培育出来的人才,是真正的金子,还是泡沫!」
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掷地有声,却让包括评委教授在内的所有人如坐针毡。
索菲娅施施然走到旁听席第一排坐了下来:「杜朗老师,教授们,请继续。我无意干涉索邦的考试规程。
你们完全可以立刻宣布索雷尔先生通过了这场……哦,『现有水准』的考试。
我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旁听者。不过,作为一个在俄罗斯社交界多少还有点人脉的人,一个热爱法兰西文化、渴望看到索邦保持最高水准的人——
我想我有责任,也有义务,将今天这场考试的『实际情况』,向我认识的俄国同胞们,以及那些同样关心欧洲顶尖学府教育质量的宫廷和社交圈朋友们……如实转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