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207章 「公证人」!

「朗拿度·梭勒」,这个充满时代特色的音译名,听起来像某个球星,实在有些出戏。

莱昂纳尔好不容易忍住笑,继续往下读,几行对自己的简介过后,就是正文:

【阿尔卑斯酒肆之制,异于他处:临街曲尺巨台,台中置冰桶沸汤,可使诸酒瞬息得宜饮之温。佣工者,薄暮散工,辄费一苏沽冰醴——此廿载前价,今需二苏——倚台立啜,酣然暂憩……】

严复的文言功底无疑是深厚的,用词古雅凝练,力求符合这个时代中国士大夫的阅读习惯。

他将「L形的大吧台」译为「曲尺巨台」,将「让每一种酒都在最短时间里达到合适的饮用温度」浓缩为「可使诸酒瞬息得宜饮之温」,颇为精妙。

「醴」在中文中指的是甜酒,「冰醴」指代冰镇啤酒,也算雅致。

然而,莱昂纳尔的眉头却渐渐锁紧。

这种高度凝练、远离日常口语的文言,固然优雅,却像将原文中那种冷峻的现实感隔绝开来。

鲁迅原作《孔乙己》的力量,恰恰在于那种近乎白描的白话文叙述,在于「小伙计」视角的平凡与真切。

莱昂纳尔的《老卫兵》,则是在法语当中复原这种冷峻、客观的风格。

而严复的译文,却不由自主地带上了一层旧式文人的「雅驯」滤镜。

他将「做工的人」译为「佣工者」,将「爽快地喝了休息」译为「酣然暂憩」,将「大抵没有这样阔绰」译为「大抵无此豪阔」……

每一个词句的转换,都在无形中将原作的市井气息拔高、拉远,塞进了旧文言的窠臼里。

这样的译文不可谓不生动,但莱昂纳尔心中却升起一股强烈的遗憾和不满足。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