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震浩不得不放弃武再兴经营的铁壁垒;因为他打的这段时间,王飞浩从侧面靠过来了。
地图上,震浩部队是在北上作战。王飞浩现在也在北上,位置就在震浩西南方不远处,其前锋侦查部队甚至距离震浩不到五公里。
这时候,不是震浩等着后续陶俑巨兵赶过来,就能冲垮武再兴壁垒;而是他再打的话,王飞浩就要嵌入到其后线战场,夺下那些「巨兵」驻扎修整的城池。(注,这些巨兵已经休整完毕出城了)届时,大门一封起来,那就是「长平之战」的架势了。
震浩现在只能撤出战场,而且他想走,还得和西南方面偷屁股的王飞浩做过一场才行。
3号下午3:33,确定昊军这样的动向后,在堑壕内临时指挥所中,武再兴笑得哼哼。——他已经听说武锐那边把赵诚追丢了。只吃到赵诚残留在原地的两万弃子部队。
夏州战役这儿,是实实在在咬到了昊军一部主力。这一战是把对面三万主力兜进来,并且牵动了夏州方面剩下的两万兵团。
注:夏州五万的规模是号称,并且包括城防驻军;夏州没有为五万人提供大机动的能力,主力会战打完后,其残存残兵败将,是识时务的。
「战后怎幺论功呢?」武再兴摸摸自己下巴上的胡子,学着宣冲口头禅:「好难猜啊。」
宣冲亲口夸赞武锐的天赋最好,但武再兴心里总憋着一句「难说」。
当年军校毕业,他站在第二位的时候就憋着话:「改明儿,各领军一万,看谁大胜回朝,谁银样镴枪头!」
…武再兴的人生爽剧,对震浩是悲剧…
原本他领军破壁失败后,如果就此一路向东,头也不回,还有生路。但是选择向东南方向试图和南部夏州的其他军事力量会合,这支大军就真的缩不回去了。
逃命必须轻装上阵。正如赵诚那样,丢了不必要的辎重,沿着还没封锁的道路,硬抗战车和陶俑的损耗,可以二十个时辰行百里,谁都追不上赵诚。
但是震浩所领这一军,所有道路都被封锁了,还想保存实力,连一个弃子都不愿意丢,那可不就全军「黏在」野战之地了?
当然震浩也没能力丢弃子,赵诚是所有军令全部秘藏着不发,让作为弃子的两部队压根就没有得到任何消息;震浩首先是手下都相互串联成为筛子了,任何风吹草动全军都知晓。
…突刺…
7月5日,震浩大军的先锋部队又与浱军南线王飞浩集团进行了一次接触性遭遇战。
相较于武再兴的机动野战部队。王飞浩的部队是一支「攻坚军团」」
王飞浩按照中原的情况来算,是一位新锐将领了;但是在武家军这里「后浪推前浪」,王飞浩没有抢到「先发制人」的作战任务。故,在作战计划中,被总参谋部安排到「第二波」掏肛。
当然,由于先前震浩的大兵团调动相对迟缓,其巨兵、战车等重武器没能及时赶到前线。现在震浩前队转后队,昊军的重武器刚好被王飞浩给碰上了。
这场大军前锋对撞的场面,是浱军八千火枪部队依托着阵地,抵御着昊军四千甲胄以及巨兵的正面进攻。
昊军那让人生畏惧的十丈高的巨俑,当仁不让作为突击的箭头,顶着密集炮矢,朝着武家军火枪阵地上冲锋;
三百步外,浱军阵地上。那些旗号制服鲜明的军士们看着这十丈高的庞然大物冲过来,在上官们的「第一波火力侦查」的命令下,他们恐惧地扣动手中的扳机,子弹噼里啪啦如同爆豆一样。
但是陶俑的甲片上仅仅只是冒出了火花,掉了一些白色的釉块。
王飞浩拿着望远镜看着自己兵团的打击效果。自己火炮发射的弹丸,倒是能让巨大的陶俑暂停个一两步;但是更多时候,当陶俑挥舞大关刀,炮弹弹丸会被拨弄回去。
而在陶俑后方,一排排甲胄包裹全身,甚至不露脸的龙卫甲士们,正在举着长戟,快速前进。——不少子弹也打在了这些甲士身上,但是初速度三百米以下的低速弹丸,大部分会被甲士们用真气驱动甲胄上护盾偏转开来;少数能够突破格挡的弹丸,打在了重甲上锤废掉一批甲片后失去了动能。
似乎随着陶俑巨兵脚踏大地步步生雷,以及后续昊军甲士们快速迫近,地面上只会放枪放炮的浱军崩溃只是进行时。
王飞浩放下望远镜下令:「飞行组准备,将敌人的装甲和步兵分隔开来;火炮准备,敌人装甲倒下后立刻收割。」
而就在逼近坑道阵地的时候,一群群浱军枪兵蹲在坑道内,在口哨声中给长枪前面绑上了一个「拔粪宝」一样的玩意——在枪兵反大这方面,宣冲麾下的那帮参谋们是一直是在动各种脑筋。
高级枪兵兵种,太昂贵,那幺就试着上科技。
巨兵价值的功勋点在一百到五百不等,玉狮是一百,陶俑巨兵是五百,所有参战部队共分,且一线枪兵拿得最多。
…世界技术现状总结…
这就是这个世界奇特的科技路线了,炼钢技术没有攀升上来,导致没法制造高强度炮钢,所以轻量化的反坦克炮没有下放到班组。
而另一方面,能量科技却优先发展出来;大型巨兵可以偏转弹丸,这幺一增一减,就让人看到这样的情况:虽然战场上可以火枪大炮进行火力支援。但关键的突击和反突击,全都是近战组承担。
且照着现在这个技术规律下来,就算炼钢能支撑到打造反坦克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