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春秋两次大考,才能可以进入宣冲的面试环节,至于这些贤士们,还指望有人来礼贤下士地拜访他们。
就在草庐中遗老遗少们开始感慨时,草庐外传来嘈杂的声音,仆从们发出阻止之声:「你们不能这样,我们是x家的人!」
大兵:「将军府征召,尔等必须应征!」
于是乎,一伙粗鄙大汉们闯进来。为首的一脚掀翻了茶桌,用刀把子架在这些士子肩膀上。然后抱拳邀请士子来做官。
士子气得发颤:「你们是土匪嘛?就这幺绑人?」
哪知道兵卒们哈哈大笑:「书生,算你猜得对,咱们以前就是二龙山的好汉,现在承蒙大将军恩惠,下山吃皇粮了!」
士子们被锁拿住,仍然不忘碎碎念:「这和『焚竹的暴浱』有何异?」
然而一旁同样被征召而来地某位「百姓」则是嘲讽这些少爷们:「浱国那儿能吃得上饭,尔等的太平天下,除了驱赶我等为你们砍柴、缫丝、种田、养尔等道德气之外,还有什幺用!」
在郴州说出这一番话,显然不是「一般百姓」,而是从浱国回来的士子;只是回来后为浱国说话,被开除了士籍。
天下是螺旋发展的,当整个天下发现,被世家子弟们集体反对的浱国并没有亡国之相,反而打赢了立国之战。
众多豪杰们得出结论,无需世家支持,也能成就一番事业!
所以呢,在当下的世道中,也就有强人们开始学模学样,小到手握几百号人的草头王,大到震浩等掌握重兵的势力,都在思考:「要不要听世家们讲道理?还是说,咱也可以直接用刀剑迫使世家们为自己讲道理?」
…新旧交替会产生混乱,因为部分效仿者看不懂新词,只知「他行我就行」…
宣冲对整个天下产生了冲击,但是众多莽夫们只学了皮毛,浱国不靠世家,是宣冲做了几十年的调查和实践,摸透了世家们的两条腿,一:乡野经济,二:吏制人事。
宣冲是找到两条新的腿后并且接上,才把老爷们这两条腿给锯了。
1:用片商替代了世家们在地方上的经济控制;2:吏制靠着军功爵位的保甲们,将律法意志贯彻下来。(没有这两个先决条件,就是显道人的结局。)
赵替昊的过程中,别说草头王了,就连那些正经兵家们也搞不明白这里面的道理。(万变之主最喜欢这种无知却敢大胆尝试的聪明人。)
当一批批大兵到了地方上,把世家的庄园们夺走,奴婢,财产充没后,到底该怎幺分配?
赵诚返回后看到一系列乱象,默然无语!不禁怀念自己穿越前的主公。「封闭府库,女子财货无所动」此时此刻,能做到的绝少!
随着兵祸开始穿插到乡中大户,而不再局限于那些小门小支中;各个大族中再也开不起来诗会了,取而代之是结寨自保。
而自保,又导致农田集中在了自保的区域内,而原本太平年间被开垦出的土地,现在无险可守而撂荒。而撂荒,就又导致了粮食不够吃,人口下降。
要知道,这些世家之前能够维持主宗的繁华,并不是靠着主宗附近的田亩。
…混乱度逐渐上升…
河西的某处山丘脚下,震浩正在一个大坑边,在坑道中都被送入了一个个「尸」,不,这不是尸体,而是被切割部分器官,还在蠕动的人体。
自从归来后,震浩已经迷恋这种献祭获得的赐福。这是从赵山河身上搜到的法门。
通过献祭,他能够了解自己麾下州府中,那些各色各样人物们在想什幺(蓝);能够让所在地外面的农田可以每个月都丰收(绿)『能够让身边美女佳肴变得更加美味(紫色);能够让效忠于自己的军士们维持忠诚勇敢(红)
值得一提的是,震浩现在通过赐福,是知晓他身旁的桧材是来自西边的人;但是他没有惩戒这种不忠诚,因为「桧材」从浱国那儿得到的讯息,是要帮他震浩办事,把该地世家大族们稳定起来。
震浩也清楚,现在浱国不想再动干戈,出于权力稳定,他默许桧材在麾下。当然他也不是没有尝试过腐化,只是他的所有腐化都失败了。
就在他在坑边进行祭祀时,一旁的门开了,桧材走上前,拱手道:「大人,百里珏,百里大人来了。」
桧材仿佛没有看见坑中蠕动的一切。但他已经做好了自己随时被灭口的准备了。
震浩:「好的知道了,我去见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