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一旦这样的帝国入关后,在关内定都后,那些最优秀治理人才,也都跟着跑回关内了。然后黑土地的田亩丈量,户籍考核,以及河道规划这些必要的工作就没人抓了。
可以说,一百年后,曾经在黑土地上打造过的基层治理,必然会随着人才流失而崩坏,文明倒退。
武飞:如果是我来治理燕地,那幺必然是强化升龙城和渤地城池之间的港口直达政策,让升龙城变成一个容纳各行各业的大都市,蓄养人文,让基层治理维持住。但是——武恒羽对自己打下来的地不上心啊。
武飞拍了拍自己面庞,苦笑。他忘了,其实他呢也是特殊,他搞出的「文治体系」都是不可持续的。
从人文的来源来讲,武飞是接受现代教育的人:在现代教育下,对事物发展变化的观察,遵循着一个「时时刻刻」建立规划调节的习惯。
武飞这种打下来一个地方,就立刻以五年为一个阶段做规划,每隔一年对该地区各个地方的利益矛盾、潜在冲突列表,然后针对性做调整。——是这个时代不可能有的。
哪怕是现在最优秀的世家子弟,也不会这幺「时时刻刻地为俗世扰念」。
用褒义词来描述宣冲的治理心态,那就是「殚精竭虑」了。
武飞吐了一口白气:「暂且不管这里,未来这里也不是我的控制区。」
渤燕之地,是武飞文治的练手地点。武飞总结经验完毕后,回去是要兴办学堂,编写「士农工商」运转基础原则下的教材的。
…秋日,收粮,欢庆…
十月份,升龙城,武飞在城主府外,看着街道上热热闹闹的。因为这里现在举办着庙会,而在庙会上最为焦点的,就是一个个道人正在做法事。
随着一道甘霖从法坛中落下,一阵阵「神仙保佑」的颂歌中,一众百姓跪拜,其中不乏一些武飞分封在地方上的军士们。当然随着众人皆跪,武飞站着就比较鹤立鸡群,尤其是武飞手上捏着一缕法力。
武飞在一旁看着,确定这几个还都是有道行。在自己地盘上搞「封建迷信」,引起大规模聚集,这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全看怎幺定义。
三个道人做完法事跳下法坛,武飞径直走过去。然而没等他说话,一旁的军士就帮他介绍:「将军,这位是慈心宗弟子。」
然而武飞煞气闪了一下,无论是道人,还是说话的军士都感觉到危险。军士满头大汗跪了下来。
而三位道人表情也是尴尬,因为他们发现自己身旁数丈外已经被海浪一样的煞气给覆盖了,只留下他们身侧一丈范围。
武飞看着这三个道人,无悲无喜地问道:「你们这几位是常住,还是云游?」
为首道人宛如在凶虎凝视下,回答道:「将军,我和师弟等人是云游在此——」
武飞面色不善:「嗯?!」
道人连忙道:「我是慈心宗的外门弟子。」
武飞盯着他:「我不知道你宗山门在哪里,你们在这里有驻地吗?」随后提示道:「升龙山北边有个庙——(这个庙现在还没有,未来可以有)」
道人连忙道:「是的,在下正在准备在此立下一个道观。」
武飞表情转为晴朗,连忙搂着道长,拍了拍道:「道长你这就对了嘛,大爻法度,本将军是不能让地方上有淫祀的,你要在这树立道观,常住三十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