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187章 「加」「减」的做题方式

宣冲望着这个毛遂自荐的年轻人,心里面冒出一句话:「识时务者为俊杰」。

当苏明老实本分的叙述结束后,宣冲根据他的言行谈吐,已经知晓面前这个年轻人,凭藉他自己显然是没法在阵营上转过来这幺大弯弯绕,其背后一定是有其长辈在助推。

宣冲有那幺个良好习惯,在进行涉及权力相争的对话时,上来先看地址、查阶层。

宣冲当然是知道,这个叫做苏明的家族出自水。水、竹州地方上,那些派系死扛这幺多年,也让宣冲很头疼。

宣冲是非常想要抓一个模范,让这个模范主动对自己策名委质,定下君臣名分。

话说水那边武家军北路派系是相当「别扭」的,他们并不想真的脱离宣冲单干。

在乱世中,下面的地方派不过来拜码头,保不准哪天其他兵马就要去他们老家征税。美其名曰为大爻国难而征,连个欠条都没有。

现在大爻烽烟四起,任何未被战火糟蹋过的地方都是「麦子成熟」的良田。

这样的「田」之所以没有其他人收割,那是有主了。

虽然,竹两地武家军北路派系的人,现在对宣冲领导有那幺点心不甘情不愿;但是每年商税还是交的,大军采买体系还在。真的要反出去,就会被外面豺狼虎豹们吞掉。

目前宣冲对还没有投自己的「北路军」派系,是将其当作碗里骨头。

宣冲:虽然我觉得这里面骨头会卡喉,但是这骨头是我碗里的骨头,不是什幺阿猫阿狗都能跑到我碗里拱食的。

现在这个问题的症结是:这帮人抱着北路军的功劳簿不放。

随着宣冲当家后,以南路军的功劳簿为主,他们在武恒羽那儿记录的一些旧的功劳成为死帐了。

这帮人为了不想让这笔帐销死,总是在聒噪「武恒羽回来」如何如何的话,尽管他们自己都知道这不可能;真的让他们去北边投武恒羽,也没人拦着,但是留在宣冲手下的北路军派系们就是要制造这个话题。

很显然,这个话题能让武小雀不舒服,所以希望通过「闹」让武小雀认帐。

而宣冲呢!嘴硬,记仇,越闹越不给。

诚然,北路军是有那幺一票人,是带着旧的功劳簿几乎没有任何职位下降就合并到南路军;但那些都是武撼峦时期分配给宣冲麾下的武家子弟。而后在渤地,他们对接东市军时,宣冲用东市军的骨干等价和武恒羽换的。

武轰等北路军武家子弟们的功劳簿,是跟着宣冲合订了好几次的。现在他们忠心耿耿地随着宣冲从渤郡回来后,宣冲自然可以把武轰他们的功劳全部认了。

南路军的元老们也无话可说。毕竟武轰等人既是宗亲,同时也围绕在「武飞」身旁苦战数年,立下汗马功劳。

(请记住101??????.??????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而竹这帮人的功劳,压根就和「武飞」没有任何关系,南路各路派系都是不认。

类似于李世民当不上太子,围绕着他身边的一系列前唐功臣们的很多功劳就变成了死帐。李建成没有一本功劳簿安排这帮打天下的人,权力体系必然会有掣肘。

家族内的换届就是这样的。每一届新大哥,都是上一届班子中最能干的派系头目,但仅仅是他那个派系的。

如果宣冲在上位前,亲自作战的功劳弱一点;亦或是武撼峦当年出岭南时,武恒羽能耐再大一点,一路上包揽所有战功,心态开朗一些,提拔大量手下?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