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树人,就是从羽族尸体乃至普通的动物身上重新发芽的「山魈」,大约八十个个体一个战团。
这些小树人身上有时候依旧能看到动物骸骨残留。
而纯粹植物的中型树人则有两人高,个体为两百到四百公斤。二十个到三十几个组成一个战团。
至于大型树人,就如同独栋小楼一样,是一个人为一个战团。
树人现在阵形虽然拖拉,但是兵力上还是有优势。
骑着巨牛的羽族女王看着身边不少树人干渴状,枝丫枯萎,她对战争情形感觉到不妙,想要劝说树公。
后方赶来的「垂瀑居士」用柳条抽动地面,石块顿时崩裂。
垂瀑居士不屑羽族女王的劝说,表示「现在已经抓住那些狡猾的人类,一定不能让这些人类就这幺逃跑了。」
而另一旁拂云叟则是用行动表明态度,它催促着自己两个竹节童子,带着孩儿们冲到前方进行第一轮接战。
…相互试探…
在「望凤山」这个地方,宣冲确定了自己第一波遭遇的都是「竹怪」,这些赶来的竹怪们摇晃着粗大的毛竹架子,咯吱咯吱发出木头纤维扭动声音,朝着高地上人族扑了过来。
宣冲这边,随着令旗的传达,三千的长矛兵团在正面展开,而两侧两百骑兵如同白鹤亮翅形成「v」型两翼。
阵形看起来很简单,但关键在于执行速度。
整个队列在十个呼吸内就展开了。一组组士兵相向而行,交错非常紧密,人马之间没有任何碰撞,堪比天上飞行表演。
武家的轻骑兵利用高机动性来到了两侧后,直接展开散阵开始下马;他们甩动投石索,燃烧的弹药冒着燃烧烟雾,朝着树人中最先赶到的集群簇甩过去。
顿时,在毛竹最密集的地方很快升腾出了大量烟雾,随后出现了明火。
由于火焰在每个树人枝丫上跳跃,这些朝着宣冲这边长戟兵冲锋的树人们,在是否继续保持密集阵形上,出现了犹豫。
战场上,竹人给出了答案。
这大大小小相当于二十多个「战团」的竹节树人们,相互间散开后,少许火焰只是烧了几片竹叶子后就熄灭了。
宣冲派出骑兵的目的就是如此,通过两侧骚扰,让敌人正面集团出现松散,为己方即将接触阵线的步兵们减轻压力。
在高空,一个个依托风筝御风滑翔的鸦人通讯兵正在快速交汇着战场信息,汇报会战中树人密度的数据。
在战前宣冲做过推演,即至少让树人密度稀释到每一个和五个长戟兵接触的时候,战线才会扛得住。
随着阵线即将完成接触,六个竹人战团又再一次聚拢,其原本笔直的主干弯曲到「平举枪矛」的程度,发起了冲锋,长长的毛竹朝着兵甲戳过来后,猛然释放弹力。
正前方两百矛兵,硬接这股弹力,猝不及防,少数前排军士被毛竹顶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