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战争的机遇
异星的尘埃云在天边反射出的光带,照射东图海面。一艘轮船从北方海面上朝着威海港口开去。
四千吨游轮在海面上一摇一晃,宣冲在客舱中无聊地计算波浪系数,然后根据一本「碧涛气功」提供的法门来调节呼吸、平定情绪。
关于修习这套气功能增加几成功力,宣冲并不在乎,主要是确保「身体机能稳定」,在各种情况下,都能快速适应。
被燕都紧急召回的宣冲,此时胡思乱想,思考怎幺写报告给燕都方面。毕竟自己搞的已经不单单是一个钢铁厂。对内来说是动了祖制。
东图内部守旧派,自己的老爹能压得住,而燕都方面会不会发作呢?
宣冲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者很清楚: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自己「做好人」「走在正确道路」就能赢得外部认可,做任何事情一旦做得大了,就必然触犯到利益的。
宣冲钢铁厂现在出了第一炉钢铁。目前第一工期中,每吨粗钢的价格是辽铁(在奉天)价格的1.3倍。目前只适用于自己本土附近的铁路,房屋基建运输。
但是在第二工期,即五年后,等到新一轮基础设施完成后,各种原材料运输,以及配套的「硫酸」「硷」等工厂建设后,其成本就能压到辽铁的0.9。
这时候再扣除运费方面,东图的钢铁在东瀛北部区域就有竞争力。
等到第三工期,即十年后,随着精炼工业链布局后,机械加工制造等本土工厂就位,价格就能压到辽铁的0.7。当然,这是理论上数值,具体上能不能达到江南方面工业园理论的效率,还有待实践。
然而一旦那样的话,辽铁方面就非常艰难。东图钢铁会沿着鲸海区域的港口布局,通过黑虬江口的「庙街」港,深入平原地带开始大规模抢夺市场。
整体来说,辽铁也是靠着地域产业保护才活着。
江南的钢铁一直是缺乏一条关外的销售渠道。江南的钢铁绕远输送到兴安平原上,价格上无法和辽铁竞争。
话说,之所以如此,江南那边集团才支持投资目前成本比辽铁还不如的东图钢铁业。
江南集团就是为了打出一条「偷渡阴平「的法子。(这个时空没有邓艾什幺事情,这个成语不存在)
江南本土的算盘:东图本土势力养一个钢铁厂,势必是建大量码头和道路,甚至是造一系列江面舶船,来支持钢铁厂存活。而东图为了铁业的存活搞出的基建,就会让江南商业从黑虬江一线,进入兴安平原的成本降低了。
对于对辽铁来说,遇到背后冒出来抢市场的对手,帐目赤字会变大。
毫无疑问,对江南方面来说这是喜闻乐见。
宣冲很清楚:东图现在的行为对于夏北经济圈来说,就属于「商业上的带路奸细」。
东图那个钢铁厂,在外界眼里和那些南边的藩王们一模一样,没有自己的举人,所以没有智慧财产权。所以在巨头们看来,东图的钢铁厂就是江南分厂。
当然,「公社化」人事制度改革,这个目前被宣冲视作为核心竞争力的东西,对这个世界来说是全新的,目前不被各方关注。
宣冲感受到这碧涛气功,现在的真气循环已经进入稳定。也就是这个世界气功者们口中的瓶颈。
宣冲:发展到不同阶段,就会遇到瓶颈,一切「瓶颈」产生时,不能认为是「出力不够大」。而是己方发展过程中,产生利益再分配时,那些反应过来的势力必然会制造阻碍。
所以规划者应该对此有预见性。而不是见利就冲,冲到瓶颈期,不管矛盾,不管三七二十一仍然猛用力。毛子就是这样的反面教材,所以搞经济搞不起来。
宣冲看了一下自己的地理位置,恍然明白自己这边发展瓶颈,就是不能超过「燕都」三分之二。就像历史上,不能容忍高句丽一样。
现汉方面对于不上进的藩王,是采用王道态度催促「治「;但如果是太独立了呢,那就是霸道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