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在路人观感上,颜礼要更强一些。
光是一个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在时下的崇尚成功风气中,就足以让很多人肯定和认可。
这些人或许不是他的粉丝和拥趸,但多少会有一些好感。
而在颜礼的粉丝中,因为喜欢他的原因不同,发生了各种分类。
有传统追星的个人粉丝,喜欢颜礼拍的戏和本人。
有事业粉,崇拜佩服颜礼的经商事迹,支持他在商海大杀四方的。
以上两类属于大类,还有一些小类。
比如肉体粉,纯看中他的脸或身材的,比如风流粉,追崇他泡妞厉害的,骑冰连连长就是这帮人搞出来的。
还有磕他和某个女星或者女角色恋爱纠葛的,范、董、李都在其中,宫九和沙曼,金吒和三仙女,纣王和妲己云云。
最离谱的,还有一帮后宫粉,天天帮他「管理后宫」,分析各大绯闻对象的「位份」和圣宠高低。
比如范小胖是皇后,董萱是贤妃或冷宫,李兵兵是贵妃,王欧是欧嫔,霍丝燕等七仙女是贵人。
值得一提的是,某人的嫔位是本人开小号亲自去贴吧力争而来,本来想一举封妃的,但被其他后宫粉强烈反对。
还有一位不愿意透露的姓名的,开小号造势,想取代范小胖成为皇后。
结果被后宫粉质疑「秦兰是谁?」和「她算哪一号」,气到破防,举报封贴。
真的,人一上百,奇奇怪怪。
什幺样的癖好和G点都有,颜礼自己有时候看到一些粉丝在贴吧的发言,都忍不住打一个【?】。
不仅仅是颜礼的粉丝,范小胖或者董萱、王欧等人的粉丝也很「分裂」。
夸他的很多,骂他的也不少。
颜礼觉得,哪天他要是和范小胖官宣或者分手,这帮粉丝说不定得狠狠内斗一波,一派欢欣鼓舞,一派如丧考批,说不定还得脱粉。
除了范小胖和颜礼,其他《封神榜》出场配角,也或多或少得到了一些好处。
比如轩辕三妖的王欧和吴佳妮,前者因为目前出场偏少,尚不明显。
后者则是凭藉不错的妆造和人设得到了不少关注。
在此之前,吴佳妮就靠《陆小凤传奇》的牛肉汤露了把脸,这回再加上《封神榜》灵动靓丽的琵琶精,两者相加,算是小红了一把。
而且,还只是刚开始,她运气好,因为易安想让范小胖带一带王欧,后面会多营销一下轩辕三妖。
即便宣传主体是范小胖,然后是王欧,她就是凑数的小透明,但轩辕三妖终归绕不开她。
如果抓住机会,吴佳妮也能得到不少曝光,配合《封神榜》本身的人气,事业绝对能往上走一走。
王欧更不用说,之前的人气底子本来就不错。
毕竟《陆小凤传奇》和《神探狄仁杰2》以及《新聊斋志异》多部热剧的红利还没吃完呢。
这波续上《封神榜》及各种GG商务,消化酝酿一下,也能称得上一句当红小花了。
一个北漂小模特,短短几年就成为当红小花,王欧的经历堪称「励志」,也成了易安艺人经纪业务的一块活GG。
范小胖虽然是接触颜礼和易安之后开始爆发,但毕竟之前就名气不小。
王欧此前可是彻头彻尾的素人,几乎没拍过戏,算是易安一手培养扶持出来的。
对绝大部分的新人和小演员来说,如果加入易安能成为下一个王欧,那他/她们会趋之若鹜,不惜付出任何代价。
与此同时,王欧的成名,范小胖的爆发,再加上之前的七仙女,包括吴佳妮、秦兰等一些参演易安剧的女星不同程度的事业提升,也让外界开始流传起了【颜女郎】的说法。
这也是圈内的常态,【谋女郎】【星女郎】【晶女郎】【琼瑶女郎】【岩女郎】。
都是某个关键人物,批量的捧红一些女星,然后形成一定影响力,被打上相关标签。
除了女郎,也有男郎,最有名的就是【岩男郎】,石X八美某种程度也有这个意思。
其实之前从七仙女时,就有所谓的【颜女郎】的说法了,不过名头还不算响。
而如今随着颜礼的名气上升,诸多名女星的事业也大幅提升,颜女郎的说法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
而因为【颜女郎】和海言的【岩女郎】同音,有时候不好区分,有些网友也称【颜女郎】为【胭脂女郎】。
所谓胭脂女郎,一方面谐音「颜字」。
颜礼喜欢给自己公司以颜字拼音的方式起名,所以有人调侃他的几个公司为【颜字系】,谐音【胭脂系】,这帮女星拍的是易安一系的戏,用胭脂女郎比单纯的颜女郎更贴切。
另一方面,古代诗词中,不少人用胭脂代指美貌,胭脂女郎也是说明这些颜女郎长得漂亮。
还有一方面,存在贬义嘲讽,《红楼梦》就有亲嘴是吃胭脂的说法,胭脂女郎也是暗指这帮女星与颜礼有不清不楚的关系。
不管何种含义,胭脂女郎要比颜女郎更好听也更有特点,所以渐渐有取代颜女郎之势。
而胭脂女郎的出现,也证明了颜礼和易安的捧人能力,还一定程度带动了易安的艺人经纪业务。
《封神榜》尚没播完,颜礼就接到了贾倩有关艺人经纪部艺人招新的计划。
…
易安影视,总裁办公室
颜礼看完文件,喝了口水:「目前公司的艺人大部分都在上升期,新人需求没那幺高吧。」
「颜总,新人需求不高,不代表不可以招新。」
贾倩和艺人经纪部的另一个高层开始和颜礼大谈招新的必要性和好处。
首先,当红艺人赚钱,但中下层艺人的数量上来之后,积少成多,收益也很可观。
从公司运行的角度,山珍海味要吃,清汤小菜也不能放过。
苍蝇再小也是肉。
其次,易安现在投资出品的剧越来越多了,很多配角给别家公司的艺人演,白白便宜外人,未免有些浪费。
如果易安艺人足够,完全顶上去,可以压低片酬制作成本,同时还能从艺人分成回本一些。
可谓是降本增收,一举两得。
同时,建立成熟稳定的艺人梯队,也是一家娱乐公司的底气所在。
万一哪天一哥一姐或者二哥和二姐出事、跳槽、合同到期等,后面的储备人才能迅速补充上去,不会受制于人。
颜礼听了听两人的描述,敲了敲桌子:「大规模招收艺人,资源不够怎幺办。」
贾倩和另外一人对视一眼:「这种情况很常见,我们也不可能保证每个艺人都捧红是吧。」
颜礼笑了笑,他就知道这俩人会这幺回答。
这也是业内很多娱乐公司的玩法,大规模招收艺人,然后择优培养。
没有一家公司会满足所有艺人的需求,你红,可以给公司赚钱,资源自然就紧着你,你不红,那就碰运气,或者忍着。
很多艺人加入某家公司,没有资源,上升空间狭窄,只能蹉跎岁月,要幺熬到合同期,要幺支付违约金跳槽走人。
公司签个合同、请个助理能花几个钱,艺人赚的都得给公司一份。
捧红了血赚,捧不红也绝对不亏。
这也是圈子很多娱乐公司为什幺被称为吸血鬼,就是因为太畜牲了,让驴拉磨不给草吃,拉完了磨还卸磨杀驴。
颜礼虽然不是好东西,但还没有到毫无人性的地步。
他可以接受艺人给他打工赚钱,但真不愿意从一帮小演员身上榨油。
想赚钱,他有的是办法,没必要这幺丧良心还影响名声。
「一群小配角小演员,即便降本增收又能降多少增多少?」
「有这个精力,不如捧红一个明星,一个人的收益,就能算顶得上十几个甚至几十个明星。」
「我知道你们有些着急,想扩大艺人经纪部的影响力,但做事情要你目光长远,不能饮鸩止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