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傅彤还擡了擡脚上的鞋,那是双布履,是之前保义都在邛州缴获的众多库仓之赵怀安倒是第一次注意到这个细节,毕竟他两辈子都没穿过草鞋,哪里知道草鞋和步鞋走起路来差距到底多大?
随后赵大又问了一些傅彤具体细节,大概弄明白穿布鞋走路可以比草鞋走路多走三分之一的路,而且更快。
这下子赵怀安终于认真对待起眼前的这双小小布鞋。
看来部队的战斗力不是光喊口号,光发饷那幺简单的,一切都在这些细节当中。
赵怀安记下了这个事,然后勉慰了一番傅三,就让他回去了。
那边傅彤又一次挺了下胸,退后,带着所伍的队友们继续前进。
看着傅彤离去的背影,赵怀安莞尔,这个傅三有事没事就爱挺个胸,也怪有意思的。
有了魔下幕僚们的解释,又有了基层吏士傅彤的现身说法,赵大终于开始矫正了自己的判断。
也许这就是集体讨论的智慧之处吧,不是集体就一定比个人更有智慧,而是这样能让决策者发现更多的信息盲区,好做出更加正确的决定。
这一刻,赵大又成长了。
那边众人又聊了一会,主要还讲了一下队伍的铠甲状况、兵刃的保养、补给的储备、
还有军队士气如何。
这些主要是王铎在讲,现在还分不出四曹的幕僚,所以都由王铎这位长史先行兼着,
这段时间也苦了他了。
此外,本地人的何惟道也补充了个细节,他说雅州、黎州这边每到二月的时候就会下暴雨,大渡河那边也会泛滥,所以军中要多备蓑衣,以应对这种极端天气。
这一点赵大之前倒没想过,于是让王铎将这事记下来,一旦到了补给点,即刻去搜罗蓑衣。
就这样,保义都这个小幕僚团队就这样坐在小小的驴车上商量着,不知不觉已经把后续的事项都安排下去了。
创业初期,团队效率就必须这幺高。
等正经事都忙差不多了,这会赵六忽然嘿嘿了句,说了一个八卦。
他对几人道:
「那幺知道那位南诏太子为何会和咱们一道,要回去复国吗?」
问完,赵六就不等别人回,就开始说道:
「那隆舜这边被额们给送到杨帅那,那边南诏国主就废弃了这个太子,改他的弟弟作为太子,哎,这还不止,而是你们别看那隆舜个子矮矮的,说话也和和气气,但其实人凶得很!」
然后赵六就将他从长武军的乡党们那边听来的八卦告诉了大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