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子,别怨你爹妈,这都是命!不是命差了,而是去了子孙根,你就有了富贵命了。」
然后他就眼睛一黑,痛得再也记不得了。
之后的五年,他就在这深宫内干着最卑微的活,只有宫中的一位神策军喜欢自己,常教他武艺,告诉他大丈夫在志不在卵,勉励他用心习武。
但即便他学有所会,有一身好武艺,他还是在干着原先的活,还是那个最卑微的人。
直到那一天,他遇到了得胜而还的一位大宦官,他无意看到了自己使类,问了自己名字,最后问他愿不愿意做他的儿子。
那一刻,早就遍尝宫中冷暖的他,大声喊出了那一句「阿耶!」
此后他有了新的姓,姓杨,也有了新的名,叫复光。
杨复光。
赵怀安慌了,因为在他的这个视角,他看到了杨复光在落泪。
他不晓得为什幺杨复光吃着煎蛋蛤会哭,有没有这幺好吃啊?说真的,要不是他晓得杨复光是福建人,他真的没想做这个,实在是他以前在厦门鼓浪屿的时候被坑怕了。
不过他后面到厦门岛上吃,却发现这东西还真不错,据说还很壮阳,也不晓得真的假的。
此刻,赵怀安颇有点心虚,小声问道:
「杨公,这是怎幺了?」
杨复光将蛤煎蛋吃完后,将食盒规规整整的放好,然后从自己的腰包里拿出了一块碎银子,递给了在旁边服侍的老墨。
老墨哪能要?连忙摆手,然后就被赵怀安说了:
「老墨,让你拿你就拿,让你选了吗?」
老墨额头上的汗都出来了,小心翼翼接过银子,对杨复光连连感谢,然后就带着食盒和火炉退到了一边。
杨复光平缓了自己的情绪,对下面杨守立这些义子们喊道:
「你们出列!」
三十名义子纷纷站起,按照入家的顺序,排成前后。所以往往有些明明岁数更大,却因为喊爹喊的晚,所以只能做前面的弟弟。
那杨守立排在第二十个,小心地藏在人群里,不想被赵怀安发现,因为他晓得一会义父要干什幺。
果然,下一刻杨复光就对这些人道:
「跪下,给你们二叔磕头!」
人群中杨守立痛苦地闭上了眼,随其他二十九个兄弟,对着比他们还小的赵怀安,恭恭敬敬地问安。
为什幺会这样?他最多也就以为是多个弟弟,可谁能告诉我,为什幺会成为叔叔呢?
这些人喊完后,杨复光就对赵怀安解释道:
「老赵,我这一辈有九人,但咱们两个单论,所以这些人就喊你二叔。」
赵怀安一下子多了三十个大侄子,也有点脸红,他连忙对老墨道:
「老墨,你将我屏风后准备的东西拿出来。」
因为东西多,几个义子也帮老墨一起扛,然后就落在了赵怀安的脚边。
赵大对着杨复光的三十个义子,认真道:
「既然你们喊我一声二叔,那这礼物就要收下。」
说着就让这些人一个个上来领,都是由保义军中的大刀匠蒲嵩制作的一批百链刀,刀上皆刻着一段刀铭:
「平安」
将这些刀都分下去后,赵怀安对这些人道:
「为人子的,孝都是第一位的,所以总以为要做出一番事来,才好尽孝。可殊不知,
咱们这些做长辈的,从不指望你们有大出息,只希望你们能平平安安,能陪着走到最后。
所以今日我授你们这些平安刃,就是希望你们能善始善终,时刻谨记「孝』字,不要作那不孝的猪狗!不然就是寒了父亲的心,也蒙了这把好刀!」
这番话从赵怀安口中说出是极不要脸的,但在场这些义子们哪个是在乎这个的?纷纷唱道:
「谢二叔教诲。」
人群中,杨守业见那幺多人都喊得那幺大声,心中也释然了不少。
被一个刺史当街殴打是万万不能忍的,可要是被自己的叔叔打一顿,那不是应该的吗?
人得学会自洽。
那边杨复光看完这些,十二万分的满意,对赵怀安笑道:
「老赵,你有心了。」
赵怀安摆了摆手,意思这是应该的。
就在这个时候,穿着一身彩衣的赵六奔进来了,先是对杨复光行了礼,然后对赵怀安道:
「大郎,兄弟们都准备好了,就等你了。」
那边杨复光正纳闷,就听旁边赵怀安笑道:
「杨公,咱们可否移到营外,兄弟们正要戏,也请杨公一观,看看我等跳得如何?」
杨复光这才了然,晓得他们穿彩衣是在跳戏,过除夕。
于是,他颌首笑道:
「好,正要见赵大你的风采!」
此时,赵怀安已经在义子们的服侍下穿上了彩衣,然后从豆胖子那边接过一个明王的体面,笑道:
「哈哈,杨公,我赵大可是要为天下第一舞夫的人!且看我为这除夕献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