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200章 嚣张,很嚣张,更加嚣张!

孟德尔颂这个姓氏,对大多数人来说,熟悉的是钢琴作曲家孟德尔颂,也就是《仲夏夜之梦》的作者。

但是,这个家族本身并不是搞音乐或者哲学的,虽然有德国启蒙运动领导人摩西·孟德尔颂,号称「德国的苏格拉底」,其实全他妈吹牛逼。

真正让摩西·孟德尔颂能够奠定学术地位的缘由,是因为孟德尔颂银行有这个财力去推动各种原教旨的犹太人哲学思想。

遇到那种搞本土化的,这个财力就不好使了。

而唯一一个搞本土化的,恰好就是「东方某大国」。

孟德尔颂财团并不是特别牛逼的财团,规模大概和美国的克利夫兰财团这种地方财团差不多,但它有一个特点,在文史哲领域颇有影响力。

所以孟德尔颂家族在远东的一个分支,除了早些年跟着沙宣家族一起卖鸦片之外,还成立了最早一批的非教会教学机构。

为什幺不办教会学校?

因为教会学校是基督教,不是犹太教。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跟香江和香山澳的家族,也都有一定的联姻,但不深。

道理很简单,不管是高地德意志还是低地德意志,都不可能在「大英帝国」时期有任何作为,更别提你还是犹太人,那幺除非是女王的狗,否则外地女王的狗,那就不算狗。

所以这其中会有一个规律,如果不是「大英帝国」女王的狗,就更多地选择荷兰人、葡萄牙人的商船,然后投靠印度某个殖民地港口的犹太代理商;如果是「大英帝国」女王的狗,那就能在香江插旗,顺便帮忙计算贡赋。

(请记住?????????.???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是的,贡赋,这玩意儿「大英帝国」也是有的,当然一定程度上来说,其实就是「包税」,但没有那幺包,原因很简单,当时的满清已经客观上完全丧失了关税权,只是后来全面把关税包给了洋人。

这其中,除了本地买办,就是「洋买办」,「洋买办」就是犹太人,他们充当着帐房、管家的角色,偶尔也会跟帝国的总督合作,搞一些特别军事行动的时候,把战利品进行变现。

在这个过程中,印度当时的果阿承担了另外一重身份——中转站。

实际上当时法国人也拿下过印度一部分地区的殖民权,只不过没撑住多少年,非「大英帝国」女王的狗,也不是没尝试加入「法兰西」啥的,只是没用。

孟德尔颂家族就是属于那种没用的,所以为了想办法搞到好处,他们在香江不能像沙宣一样承包鸦片生意的同时,也不能像嘉道理家族扎根经营物业,那就学习罗斯柴尔德家族或者哈布斯堡家族,能联姻就联姻,甭管啥档次的,不够「太平绅士」也没关系。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因为世界风云变幻,终于搭上了一个便车,一个叫霍华德的年轻人,跟胡家一个久居香江的姑娘相知相爱相伴,一起薅国家的羊毛……

生活还是不错的。

如果没有大舅哥之一的胡贤达在神户被人做成了「烤牛肉」的话。

张大安没有见过维多利亚湾的夜景,黄健飞这个四十九岁的中年人,十几年前还是见过的。

当地有个不知道什幺来头的堂主,要干死另外一个有仇的,给了五万块,黄健飞两枪胸口一枪头,然后坐渔船回家承包了果园。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