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两篇博文,再造热词
对于石向道的介绍,有一点倒是没说错,此人还真是犹太人,也确实是sheba家族的一份子。
不过有一点点区别是,这货其实是津沽人,并不是正经在「长三角」混的。
更经典的是,他在早些年还拜访过位于日本和韩国的「伪满」各种部门,其中就包括了文化部。
高低也是个「犹八旗」的旗主。
只是时过境迁,这光景吹这个没啥卵用,搞不来钱那就是废的,所以已经换了赛道,改成了混文化圈。
好处就是碰上一些编剧的活儿,他早些年四十啷当岁的时候,能混口饭吃。
如今六十多了,在一些小圈子里面,也就成了「泰山北斗」。
有没有祖上给的方便不知道,反正在「长三角」这里,还是能吆喝两声搞钱的。
演艺圈中的「京圈」,影响力算是个方方面面的,而且最早跟香江的影视圈合作,并非是岭东省说白话的「同乡」,正是「京圈」。
时间线之早,合作面之广,不是「沪爷」能比的。
版本完全不一样。
「沪爷」在香江影视圈的影响力,那还得追溯到青红帮徒子徒孙那个时代,差了几十年去了。
时下石向道就是借着老家津沽的那点关系,攀上了一条奇葩赛道的路子,他主要是给「大女主」小说影视化做改编编剧。
没错,这个时代已经有「大女主」概念,实际上更早就有了,主要就是各种「武则天」「慈禧」等等女性形象的正面改编。
这一块的经费还是很充分的。
以上个月《在延州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周年的活动为例,津沽市就搞了一个活动,口号是「扶持文学新人,催生优秀作品」,筹资六百万元设立了「津沽市青年作家创作奖」,成绩突出的各奖励十万块。
每两年选一次,每次选两个。
今年选的两个,一个是反映当代工人阶级的,另外一个是讲古典「独立女性」的。
那幺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就来了,重点宣传了哪个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