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90章 聘用一条狗

「大安哥,这里有没有鱼啊?都来了一个钟,连只罗非鱼都没有……」

「你脑子没问题吧?我这里是长江下游,哪来的罗非鱼?」

「罗非鱼烤了吃还是很下饭的。」

「神经。」

张大安在界河钓鱼,也是休息休息,顺便看看周围的环境。

这里都是当年圩田休整出来的,所以如果从空中俯瞰,就会发现村落都是沿着一条条小河一字排开,田地是十分规整的矩形、菱形。

在解放前,这里土地产出极低,跟长江南岸完全没法比,大概就是亩产六十斤的水平,建国后通过集体协作,清淤排水、垒砌土地,最后形成了连绵不绝的有效耕地。

持续时间长达三十年,才有了现在一眼望不到头的沃土。

整个江口省,只要不是城关镇,绝大多数的乡镇都有共同的「挑河」记忆。

规整的布局让人心情都要愉悦得多。

「对了菠萝仔,九月之前应该不会有特别忙的地方了,放你半个月的假,回一趟老家。」

「我妈妈说不用经常回去,省点路费,过年回去就好。」

「给你老爸找个敬老院送过去,这样你妈也省心,平时做好饭送到敬老院就行了。否则真靠你妈一个人什幺都不干,就每天伺候着你爸一个人吗?」

「那我跟我妈妈打个电话先。」

「不要怕人说闲话,你老爸残疾行动不便,敬老院有专业护工,反而最省心。否则拖着你妈连做工都没办法找个长白班,一直打零工也不是个办法。」

「好。」

梁春波的父亲残疾后行动十分不便,家庭拮据的同时又需要人照顾,梁春波这个年纪其实半工半读也有几年。

农村对看护机构是略有忌讳的,妻儿将当家人送去福利院、敬老院,那多多少少会有闲话出来。

但正如张大安说的那样,这不是个办法。

没钱的时候靠家人顶上那没话讲,得生活,得活着;手头宽裕了,就没有必要再折磨自己,要幺请护工上门,要幺把人送去有专业护工的地方。

照顾好情绪就行。

而照顾情绪的最好办法,就是修房子。

几乎全国所有乡土情结浓重的地方,盖房子都是跟婚丧嫁娶一样的头等大事,在梁春波的老家,一栋砖混三层小楼只要盖起来,哪怕外墙没有粉刷,也是一等一的村中靓仔。

梁春波现在手头存了点儿钱,房子自然可以考虑。

新房落成之后的面子,会压倒一切风言风语。

这也是梁春波他爸甘之如饴的事情。

他没本事盖房子,但他儿子有本事,那幺他在村里说话的嗓门,可以比同辈大得多。

大得多得多。

号准了脉,办事也会利索得多。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