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我觉得你个细猢狲想吃耳刮子了。」

「哈哈哈哈哈哈……」

最终狗子不叫张正西,没有加上辈。

狗子之后还是有了一个名字,叫「张小白」,不过已经开始集训的学员们,更喜欢喊它一声「保健室的白老师」。

得亏「张小白」是一只公狗,不然张大安都不敢想多年以后这帮学员会怎幺回忆曾经保健室的「白老师」。

至于为什幺「张小白」这只黑狗不叫「张小黑」,那是因为定做狗牌的时候,施叶露这个小保姆一紧张嘴瓢了。

小保姆虽然不机灵,但总算狗子机灵,问题不大,它知道是喊它。

因为还是狗崽,张大安在马洲分校和本部往来的时候,也会带着它,这狗子倒也不怕陌生环境,警觉归警觉,可观察气氛的本事不小,就像是能闻出来学校的味儿一样,在两边校区都很受欢迎。

差点儿就英年早秃。

没办法,国产青少年自古以来就自带撸狗基因,「张小白」每天站岗就被摸一下狗头,这细狗的换毛期还没到,已经隐约有了老年期的痕迹。

军训加集训结束之后,会有开学三天假,也是陪读家长们最唠叨的三天,少不了各种叮嘱,各种提醒,但没有给压力,不会动不动扯什幺家里掏了几万块钱费了多大劲才来这里。

类似的家校沟通,「张安教育」会有非常正式的《告家长书》,里面罗列了大量类似的家长和子女沟通场景。

效果不能说百分之一百,但肯定有。

也不是没有无理闹三分的父母,张大安也不废话,两个选择,一,道歉;二,拿钱把人领走。

目前所有掏了钱的都没有赌气把孩子领走。

人的名树的影,张大安现在的名气,放眼全国不一定多炸裂,但在省内已经没有同行可以跟他竞争。

能把高复班做成千万级的,就他一家,而且还不是靠推广发传单或者拉人头,纯粹是硬实力打出来的千万级营收。

做成过亿规模的,也还是只有「张安教育」。

江宁那边甚至专门派了产业发展调查小组过来,询问有没有谋求上市的想法。

如果有的话,专业团队会配合。

张大安无所叼谓,但沙洲这边不情愿,直接挡了下来。

上半年其实市里也在琢磨推动「张安教育」上市,跟隔壁暨阳市还取经了,再加上本身就运作成功沙洲市农村商业银行,于情于理,这都是相当不错甚至是极为抢眼的成绩。

但最后开了一个闭门会议,张大安是主角,不过唱戏的是邱建民和张正东,他们代表着市教育投资公司。

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不上市,独门生意,没有必要上市。

另外一个不算基本原则的原则,就是可以扩大合作伙伴,从省内向省外攻城拔寨。

主要还是看在「张安教育」旗下新东圩港中学的分红,一所学校的分红,可能还不算太多,至少对进入工业化大发展的沙洲来说,现阶段不差这几百万几千万的,当然对乡镇来说,肯定是缺的。

只是从长期发展来看,一所学校不算,要做就做十所、百所、千所……

开会时候听到上面放出来的狠话,张大安得承认,这尼玛自己疯狂个鸡毛啊?都说自己是狠人,自己是狠人吗?

于是现在的情况就是,沙洲这边,都会提前帮「张安教育」探探路,尤其是在对口帮扶政策,以及外面帮扶支援的政策上,也能顺带给「张安教育」踩踩点。

光调查报告,就能每年省个千儿八百万的。

上市?

上个鸡毛的市。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