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张同学,收了神通吧!
正常人的回击,肯定是见招拆招,倘使有些实力,那之后再加倍奉还。
「文曲星」的脑回路不是很正常,于是在最新一期的「当阳说」上,直接点了个超级二踢脚。
张当阳现在虽然还不是知名主持人,不过「张安传媒」投入了大量资金,至少在「长三角」这一片,已经算得上是个角儿。
哪怕是江淮省的观众,其实也挺愿意听他锐评趣评一些热点事件。
背后庞大的文案团队让张当阳游刃有余,同时为了进一步吸引观众,张当阳在本就掌握了江淮官话的基础上,又大量练习了「吴语宣州片」「赣东北方言」以及「中原官话淮河片」,基本上能做到当地热点用当地俚语点评。
不需要全程都说方言,而是在需要吐槽的关键片段,来上一句当地方言,效果拔群。
所以「当阳说」现在的观众,年龄段分布非常广,而且吸引了大量喜欢看热闹的老年观众群体。
午后眯了半个钟头,醒来打开电视机,找到那个「能说会道的江口卫视台小张」,或者让晚辈帮忙找到那个「能说会道的江口卫视台小张」,这就行了。
跟央视那种严肃评论不同,这种拉近距离感的方式,在这年头还是挺有新鲜感的。
和「状元说」不同,现在的「当阳说」已经做成了每天的固定节目,毕竟别说全国或者全省了,就是一个市,每天都有稀奇古怪的事情发生。
在幽默风趣的点评中,顺便帮消费者维权,帮权益受损者挽回损失,这种积极的正面的媒体能量释放,老百姓自然是喜闻乐见。
而每逢周日,则是会邀请一位特邀嘉宾,围绕某个社会热点话题,来进行一番探讨交流。
适逢雪梨奥运会,之前请的都是优秀的体育运动员,清一色江口省的奥运冠军,其中牵线搭桥的,那当然是「张安健康」。
以往节目上,会有「张安健康」的赞助标识,这次不一样,张大安亲自前来,「张安健康」的中文标识就没有了,只有一个抽象的「ZA」企业商标。
「张安你好,跟过去来我们节目不一样啊,这次你会不会有点紧张?或者说有点压力?毕竟最近社会上的舆论非常火啊,说是全民大讨论也不为过。」
「紧张是肯定不会紧张的,我又没做什幺伤天害理的事情,连犯错都谈不上,我为什幺要紧张呢?至于说压力,那肯定是有的,今年我打算打造一个『状元班』,不是徒有虚名的『状元班』,而是尽可能做到一县一区一状元,都在这个班。」
「嚯!!」
话锋一转,谈什幺「电子游戏进校园」啊,哥们儿直接给你提前放个卫星,给舆论场来点儿强度。
「那关于电子游戏的事情,就一点儿压力也没有?」
「情绪上没有丝毫波动,甚至有一点点想笑。」
「想笑?那我可得坐好了竖起耳朵听听。」
张当阳赶紧调整坐姿,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然后转头冲观众席说道,「我相信今天现场来的观众,还有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想听想看的也就是这个了。不瞒大家说,我特别乐意跟张安这样的嘉宾聊,有内容啊。」
哄笑声中,张大安面带微笑说道,「宝安卫视那种『街头采访』就跟在行驶的火车上做买票统计,然后得出一个买火车票不难的结果。我如果有压力,那我四个状元就白考了。」
「等会儿!等会儿等会儿……」
张当阳打断了一下,然后用夸张的肢体语言,当着张安的面数手指头,「四六九五年,吴都市中考状元;四六九六年,全国高考理科状元;四六九七年,也就是今年,江口省高考文科状元。这也才三个啊。」
「还有四六九八年呢。」
「明年还没考啊,这也算?」
「我参加,状元就是我。」
「好家伙……」
观众们又是一阵哄笑,但也非常投入,因为真的就在想张大安三连高考状元的事情。
这要是成了,那不说是后无来者,起码是前无古人。
「问句题外话,四六九九年,也就是后年,张安你还参加高考吗?」
「后年就算了吧,没必要了。」
「能说说看为什幺吗?」
「得挣钱啊,我目的就是挣钱,达到目的了,那就完全没必要了。当然也说不准,或许哪天我心血来潮又参加一届高考也不一定。」
「你就这幺确定明年高考状元还是你?」
「包的。」
「那明年我能介绍我一个外甥去你那里接受状元级别的培训吗?也算是我这个当舅舅的一点心意。」
「你这个当舅舅的虽然心意不错,但你的宝贝外甥还是要接受面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