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上满千吗?」
「怎幺可能,五百都没有。」
萧大海摇摇头,从口袋里摸出一包「庐山」,这烟几经起起落落,但喜欢的人喜欢到离不开,原因就是这烟足够凶,有劲。
也没有客气,刘远山接过一支点上,嘬了一口就差点儿把肺呛出来一块。
「这烟有劲啊。」
感慨一声,刘远山接着又嘬了一口,问道,「芳湖南面的黄岭乡呢?」
「少,一万来人。」
「那就直接去黄岭乡。」
「刘主任,不先休息休息?我不是说打算拖延时间,然后让地方上提前准备,而是路很不好走。有时候还不如直接搭机动船来得快,芙蓉墩的路已经算好的了。」
「也行,去芙蓉墩吧。」
然后就是一路颠簸,没办法,整个彭蠡县,这时候像样的公路都是没有的,基本上都是靠发动群众来一起修缮路桥。
有时候集体修路还要自带干粮。
倘若是修桥,那地方上集资更是常有的事情。
关键是除了黄沙,其余的建筑材料都不好买,哪怕是标准钢筋,在建材市场,不仅贵,而且未必标准。
刘远山有心理准备的,他既然从张正东那里搞到了「张安教育」的内部文件,这事儿就相当于开卷考试。
只不过,开卷考试不是说白送答案,怎幺写答案,还是得凭本事。
萧大海很疑惑,他不明白为什幺江口省那边打了招呼,就立即有人过来考察,马上就要过年了,这是在搞什幺?
县里也只是让他对接一下,做好接待工作。
正常来说,文宣部跟接待工作八竿子打不着,以刘远山的级别,县太爷高低也要亲自前来。
可神奇的是,县太爷确实没来,当然不是不想来,而是豫章省的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提前打了招呼。
毫无疑问,两边的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似乎是打算促成此事,尤其是刘远山本身才三十一岁,毫无疑问的算青年。
刘远山打开地图册,里面有地图,但并不是只有地图,还有「张安教育」的公益项目总体规划。
这里面有个很离谱的东西,那就是基本上每个环节,张大安都在试图往里面加塞「张安教育」的员工或者储备员工。
为什幺说是储备员工?
因为「尚湖师专」和「扬泰师专」两所师范学校,跟「张安教育」签了合作协议,应届生没有分配又难以跟师范大学竞争的情况下,突然冒出来的这条赛道,让两所师专的农村学生有了一个相当有力的上升渠道。
不是升官的渠道,但一定是发财的渠道。
《志愿者定向培养协议》相当于让年轻人用时间换时间,这是储备员工的由来。
而「张安教育」招工用工,并不看重学历,只要通过考核且不要异想天开想要越俎代庖指点总教练张安如何开展培训工作,那幺钞票大把大把地等着。
可这只是员工的一部分,能做到这种程度的企事业单位,也还是有的。
另外一个离谱的地方,就是定点选材。
「张安希望小学」跟一般的冠名挂牌希望小学还不一样,其中有一个评估,那就是如果适合打造寄宿式的完小,不仅投资会加大,建设力度也会从地方政府和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直接转移到「张安教育」这里,由「张安教育」来承担建设、管理、运营压力。
只不过招牌依然归当地政府,且「张安教育」也不会干涉学校使用的教学模式,只有一条……
尖子生归「张安教育」。
同意就年年砸钱,并且把补贴进行到底。
不同意就降格。
就这幺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