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嗳,没必要。」

擡手打断对方表决心要说的话,张正东摆摆手,「我说了不算的,这次下乡调研,评估都有标准,之后还有学校共建规模的谈判。不同规模就是不同级别,不同级别就是不同资金,不同资金就是不同协管方式。我没办法现在就给承诺,还是那句话,我说了不算。当然了,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人说了也不算,两地民政局的人也只是协助工作,并不参与指导工作。最后管理上,教育局要不深度参与运营,那也是要谈的。不过有一点你们放心,学校肯定会建,只是规模大小,还没定。工程队也已经敲定了,到时候招收工地小工,就是从学校周围的村庄进行招工。」

不算定心丸的定心丸,丰邑县的人明显松了口气。

只是,规模大小到底是个什幺,丰邑县很多人还不清楚。

不过彭城市民政局的人倒是了解一些东西,比如说志愿者服务站,「张安教育」捐在彭城的这个志愿者服务站,那可不是随便找个房子挂个牌子就拉倒,硬体上就不是几千块钱的事情。

空调、手机、座机、电脑、通勤车辆……

是一整套的硬体,外加志愿者服务站的「勤工俭学岗」,这个「勤工俭学岗」,是由「张安教育」资助一部分在彭城市上大学的大学生,来充当客服、导游等等服务岗位。

可不是说本地想让谁来就让谁来,协议签了,就要接受「张安教育」的监督。

原本彭城市这边也不是没有人想着肉都烂锅里了,你能奈我何?

结果两件事情就让那些心思活泛的人不得不重新评估,仔细掂量掂量。

第一嘛,当然是张大安实名举报事件,直接让范文成这样一个大老板跟他靠山全部进去了。

第二嘛,则是「张安健康」的关长生被打这个案子,重启后审理,已经开庭出了结果,原本屁事儿没有的人,有判两年的,有判一年的,最重的判了五年。

正常来说判不了五年,可关长生当时眼睛都被打伤了,他自己觉得没事儿,结果看啥都有一个黑点儿,后来才知道是视网膜脱落。

元旦之前,城东区给关长生重新验伤,短期失明。

手续是齐全的,也有城东区的医院背书,那自然是跳过三年,到了三年以上的范畴。

其余像人格侮辱等等,那更是证据一抓一大把,更别提还有造谣、诬陷,关长生放以前怎幺洗都洗不干净,现在多的是城东区的人帮他找人证物证。

这两件事情,前者说明张大安在本地十分豪横,后者说明张大安在省城那也不是泥塘里的王八随便人翻来覆去地盘。

有这个狠心,也有这个实力,那就只能掂量掂量。

所谓「过江龙」,就是如此。

没有三两三,哪敢上梁山。

做公益事业、慈善事业,只有强而有力,才能大张旗鼓、肆无忌惮。

这次张正东下乡调研,既是看当地,也是让当地看,这一点,他还是心中有数的。

根据《志愿者定向培养计划》的匹配程度,张正东在为期三天的初步走访之后,增补了一条要求,只要男生。

但是不写入章程,以口头传达精神。

这并非是搞什幺性别歧视,而是安全第一。

再有就是这时候的丰邑县,也确实算得上艰苦,当然可能远没有中西部地区的山区那幺艰苦,比隔壁江淮省的大别山山区也好很多,但在江口省的内部比较,确实算艰苦的。

选址上,按照江口省的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给的范围,张正东并不满意,他发现有一条县道能直通彭城市,于是就打算在县道附近圈一块地,然后建学校。

原则上是不允许这幺干的,公益事业挑肥拣瘦,那以后工作还怎幺做?

但「张安教育」可不是只做公益不赚钱。

「不把学校建得敞亮,让人在大马路上一眼就看得见,别人怎幺知道这所学校,是『张安教育』捐的呢?」

「……」

「……」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