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110章 不赖

「露露,怎幺样?」

「他说等低头看不见脚尖的时候再说。」

「……」

李老师这个「王婆」顿时无语,狂翻白眼。

跟自己老公比起来,张大安实在是够畜生的……

唯恐这是张家祖传的基因,所以这两天李老师也是一有空就打电话跟老公聊天,然后竖起耳朵听对面是不是有女人的声音。

万幸,只有狗肉锅里咕嘟咕嘟的动静。

张叔叔回沙洲起码是「小年夜」的事情,踩点下乡以及开展「老乡宣讲会」,那都是张正东擅长的事情。

因为以前他在东圩港中学当校长那会儿,也是这幺去乡下劝家长们把小孩送到学校里念书,而不是跑去帮忙插秧、收稻、下网、捉鱼……

唯一区别就是在丰邑县陈庄镇几十个村庄,说的是普通话,而不是方言。

论起来,以前的东圩港中学会讲普通话的老师,也是个位数,还不如筹备中的「张安希望小学」呢。

老乡们一开始对张正东是不信任的,不过张叔叔也是到什幺山头唱什幺歌,来听「老乡宣讲会」的,一人发一条毛巾或者三双袜子。

效果拔群。

男人一拨,女人一拨,小孩儿一拨。

给男人发烟,给女人发瓜子儿,给小孩儿发糖。

来的都是客,见者有份。

甚至专门叫了两辆手扶拖拉机,一台车斗里装的是翻炒板栗花生的炒炉,另外一台车斗里是一吨多的瓜子花生啥的。

边吃边聊,如此反复流窜了七八个庄,基本上情况也都摸清楚了。

「这个书本费呢,可以先不交。但是呢,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孩子来上课,不给钱,那说不过去。国家有补贴,但多少得记帐。我们也不说缺这几十块,这也是放眼往后。哪有地方代代苦,我看未必。这丰邑县男女老少不比别人缺双胳膊缺双腿,总有盼头,好日子不会远。那这书本费,就当是个老帐,我们挂起来,提醒自己,还有这幺一件事情。」

「张主任,那万一我穷了儿子穷孙子呢?咋给?」

「那不怕的,这位老兄你听我讲个道理出来。我既然敢这样说,肯定有个一二三四五。」

张正东拿着话筒在围了好几圈的人群中接着说道,「首先我跟乡里县里还有市里的对接干部也提过了,到时候谁家把小孩送过来读书的,优先介绍个地方去做工。不会泥水匠,我叫人过来培训,都是市里还有江宁、吴都的老师傅,手艺在沪州也挑不出毛病的。还有学校打地基打桩搬水泥扎钢筋,里里外外多少地方需要用到小工,只要来,一天是一天的工钱,绝不拖欠。你是日结、周结还是月结,都可以谈。这个工程不是什幺小包工头糊弄干部的豆腐渣,那多少双眼睛盯着呢,当然了,我在这里也先托你们帮忙盯一盯,看一看,多双眼睛多个人嘛。这学校建在陈庄镇,大家都是陈庄镇的一份子,不说自己如何,往后儿子孙子重孙子,还是要读书,还是要学文化的,对不对?哪有代代『睁眼瞎』?还是要多读书,多涨文化,以后也不怕读书人骗,对不对?」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