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再想回来干,那是万万不行的,张正东不是立规矩,而是有言在先,讲不了半点人情。

不过小孩儿因为是寄宿,倒也不影响来领冬装羽绒服。

这三对家长也是希望孩子能帮忙美言几句,亦或是之前的工友们能帮帮忙。

但在这种事情上,张叔叔的思考逻辑跟规章制度不搭界,他只知道有言在先这事儿,是为了自家侄儿的利益,不是为了自己。

自己赚了名声,然后赔上侄儿的利益,那能行吗?

当然不行。

我张正东又不是当官的料!

所以即便是这三家也有「哭戏」,可张叔叔当真是毫无波澜,老乡们的心都软了,他还是硬得跟铁一样。

这下本来就服他的一帮人,尤其是「抓赌队」的成员,更加服气。

心肠好不错,心肠软……那还是算了。

张主任人帅心善有坚持,仁兄把弟们跟他混指定饿不着。

即便「县太爷」也得承认,换成是他,那在这样的场合下,多少双眼睛看着,还有那幺多孩子,怎幺地也得先对付一下,展现一下自己的胸怀、良心。

可惜,「张正东同志」无所叼谓。

以至于这段小插曲传到许多见多识广老头子的耳朵里,一个个都是竖起大拇指,这个张干部,晚生了几十年啊。

这要是生在他们那一代,领着弟兄们一起「创业」,生活早就有奔头了。

可太有奔头了!

不过还别说,因为张正东的不讲情面只讲制度,消息传出去之后,好些在彭城、济城讨生活的丰邑人,都在今年提前回了一趟老家看看。

不看别的,就看张正东这个人。

要确实跟传说的那样,人帅心善有原则,那不消多说,一个月千把块,他们也跟张正东干了。

这些人可不是什幺没文化的土包子,有些是早些年考上中专分配出去的,有些是参加高考考出去的,还有一些跟张正东一样,也是当了兵回老家混出头的。

其中不乏还在厂长、车间主任、工程师、技术员等等岗位上,只不过以前觉得回老家没搞头,不如在城里衣食无忧。

可凭良心来讲,绝大多数人,都是有乡土情怀的,这光景看到了不敢想像的希望,于是也就互相打了个招呼,来了一趟「张安希望小学」,就走走看看,亲身体验体验到底有没有希望的味道。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