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要想鱼获多,就得打重窝!
按照张大安原先的计划,如果自家老叔还在沙洲市,那幺进步路线就是教育投资公司这条线,走县乡基层路线,其实并不适合自家老叔。
再有一点,张大安还要考虑超出沙洲市范围之后,自己作为一个在野「儒商」,不能既要又要,很容易过线。
所以从一开始,张大安给自家老叔的进步路线,是在时机成熟之后,由外界来推动张叔叔进步。
绝对不能是自己主动发起的,那不合适,也很危险。
邱建民这个「老狐狸」一开始如此配合,就是也知道这个事儿。
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没想到张叔叔在彭城市下辖丰邑县督办一所小学……他娘的当地人还「拥立」上了。
得亏不是陈桥,得亏这年头不兴黄袍。
这淮海大地的「创业」主观能动性,那真不是一般的强。
如此微小的机会都能把握,而且还有能人主动靠拢。
张大安索性也调整了一下背地里的布置,一开始他以为是当地农民吵着闹着要「整点儿薯条」,后来发现这些老乡并不是真的图财,他就知道不是那幺回事儿。
这个世界上没人知道张大安在自家老叔身上安排了多少条线,邱建民也只晓得教育投资公司这点事儿,但实际上科教文卫、农林渔牧、招商引资等等,张大安都有备选方案。
项目随时可以发起,同时人手也相当充足。
当彭城市借调了一批挖机到丰邑县,张大安已经让在江宁市城东区工程设备技能培训学校的一批毕业学员,拿到了一份合同。
彭城市原本想着挖机、铲车、推土机等等设备到了丰邑县,你当地也没有那幺多师傅,还得欠个人情,结果一看,这地方邪性了,人等设备,不是设备等人。
与此同时,农科院家禽所专门从祥泰繁育公司投了一批种鸭和种鹅过来,种鸭是最近几年在江南比较流行的「尚湖二号」,出肉率一般,但出绒率高,在国内能排进前三,是为数不多能横跨多个纬度的高产绒型商品鸭。
就是废饲料,所以如果不是沿江沿海城市,养「尚湖二号」不划算。
以沙洲市为例,有自己的港口码头,需要什幺样的饲料,五万吨的货轮一条船到港就够了。
所以一般来说,内陆地区的饲养成本其实比较高的。
不过丰邑县并非如此,因为丰邑县是传统农业县,且相对来说贫困,土地产出的产值线,就是饲料粗加工的成本线。
丰邑县的问题在于没有大水面,大沙河其实是相当不错的河流,但因为省里有长期规划,所以不能随便来当自家的水田来折腾。
再一个就是不专业。
现代化养殖最大的特点就是利用率高,饲料、禽畜皮毛、肉、骨、粪便等等,因为能集约化管理,比散户养殖的单位成本要低。
唯一缺点就是容易来一次「禽流感」全部打水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