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特点就是地价便宜,但潜力深厚。

如果只是为了搞学校地产带来的快钱,那他肯定不会选择这里,直接选在港区或者暨阳市璜土核心交界处就行。

以后都是大片大片的工业区,中吴市还会在这里析出一个北郊片区来开发,搞了各种信息港之类的园区。

但正如马洲分校和江皋分校都很偏僻一样,张大安依然没打算把新的分校放在增值速度快的区域。

道理很简单,快钱赚多了,底下的教练也会飘,自己能不能保证不飘都没个准儿。

要不是报复社会比较快乐,说不定张教练也去炒地皮了,反正他不是没有这个资格。

现在还能不搞快钱,一门心思折磨人,多亏了其中的趣味性比敛财更有意思。

而且即便现在这样的规模,「张安教育」也多得是飘得没边的,之前「张安认证」就引发过一波人才流失事件。

虽说张教练以不变应万变,可潜在风险还是有的。

万一哪天「热钱」疯狂涌入,全部用来挖「张安认证」的一二三级副讲甚至是一二三级主讲,那新东圩港中学突然出现当年高考或者中考应试翻车,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

为了避免这种事情发生,尤其是一旦发生之后,还会附带着各种恶性竞争手段,「张安教育」不管如何,都必须有完善的教练员梯队建设。

教练员团队的规模,必然是要超额运行的,既要用来补充新校区的用人岗位,又要防止突然出现用人荒。

所以现在「九八计划生」就是其中之一的抗风险手段,算是人才梯队培养的一个渠道。

跑去外省挖人、培训、上岗,则是另外一条路子。

输血、造血的能力都得有,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按照未来十二个地级市都设置有校区的上限规划来看,基本上未来每年都得开一所到两所分校,才能牢牢地把合格人才吸在手中。

今年只要新东圩港中学的中吴市分校开起来,仅基本薪资就是两千五百万以上,放眼全国都是独一档。

要是把奖金、分红什幺的都算上,那更是断崖式的领先。

张大安判断自己只要有五所分校在手,就能玩出点新花样来,现在的规模,还是差了点儿意思。

尤其是自己已经退出了高考界,现在刷成就……只能以量取胜啦。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