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张安打人,打女人,打老人
临近高考季的缘故,张大安其实空闲时间并不多,长期在外都是线上授课,效果虽然还行,但对于学员来说,张大安亲临一线才有精神上的安全感。
堪比「精神氮泵」的张总教练,现在感觉自己就是「八十万禁军总教头」,只不过他这里的「禁军」……大概是违禁的禁。
天天被人举报。
烦死了!
四月上旬还是在京城逗留,十号参加了京城文宣部门的新闻发布会,主要是广电和京城主办的第十届国际电视周,敲定在了下个月的九号。
这简直就像是故意的一样,因为张总教头的生日在五月十号,合著他要是来京城参加第十届国际电视周,还得在京城过生日?
于是张总教头打算不来了,反正「张安传媒」和「张安文化」在香江、香山澳都注册了公司,到时候派人以境外媒体单位给京城市政府捧捧场就行了。
毕竟这次也不知道抽哪门子风,居然搞主旋律节目唱主角。
不过当看到当天的新闻通告,写着京城参展单位占参展单位总数的百分之三十四,比上届电视周增加九个百分点,表明京城是名副其实的全国文化中心……合理。
这就不奇怪了。
讲白了这种国际影视类盛会,就是建立人脉关系,顺便做版权交易。
张大安在香江、香山澳注册的公司,目的就是为了方便这个。
不仅仅是引进境外的影视剧集要方便,出口国内的影视剧集同样要省力一些。
最典型的就是大型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如果能拿到这部大作的海外版权代理,一集五十万美元依然有得赚。
可惜不行,因为海外版权很多年前就卖了,大概五千美元一集。
虽说后来大家都学聪明了,但也没有聪明多少,从「陈小二」和「浓眉大眼朱」在版权上的弱势来看,主创团队或者说创作者团队,很难在谈判中起到什幺作用,那幺对于利益既得一方,与其给主创分一杯羹,还不如给洋人。
毕竟能给洋人的话,回扣给的是外汇,这不比国内整那仨瓜俩枣强?
张大安之前让房大桥花了六千万去买medi彩铃版权,其实已经占据了一个相当不错的生态位。
日本TBS、香港TVB、时代华纳、MTV音乐频道等影视机构,在这次国际电视周上,也不得不跟「张安传媒」还有「张安文化」谈判。
不仅仅是彩铃库那幺简单,还涉及到了手机网站和实时计费系统。
手机网站招募人手也还能搞定,最多就是页面设计上略有不同,可实时计费系统,那就不简单了。
「张小白科技有限公司」在跟江宁工学院合作开发的基础上,又从「花瓣」公司买来了多项技术授权,一口价八千万美元,分期五年支付。
这个技术就是去年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的一个子系统,全球只有三家,原本是用来实时计算流量费用等等的,但智能化程度相当高,那就完美符合张总教头现在的需求,拿来搭建独立平台十分合适。
买整套系统没必要,但实时计费系统剥离出来,技术用到「张安传媒」和「张安文化」的线上销售终端,那就很划算了。
八千万美元并不贵,过个五年十年的,八亿美元也就闻闻味儿,别人还不卖给你,只能自己折腾。
江宁工学院本身也有这个技术储备,现在要做的,就是整合到即将诞生的「张安电子」下一个重磅产品「行动电话」上面。
这方面张大安跟省移动公司已经谈了挺久,目前因为「手机壁纸」业务让移动公司看到了流量稳定变现的可行性,已经决定全面押注「彩铃业务」。
现在张大安因为「状元星」的春季发布会极为成功,仅京城总代理就已经带来了六千万预付款,所以京城方面的有力人士,围绕京城总代理这个平台,也跟「张安传媒」和「张安文化」进行了洽谈。
主要还是版权交易,一些经典老歌,尤其是《一无所有》这种具有时代标签的,原本是天价,现在都能压。
如有必要,可以把主创压到真的「一无所有」,只要张总教头答应「皇军」,版权那是大大滴呀~~
好在张总教头寻思着自己不是林总教头,一不怕进入「白虎节堂」;二不会「风雪山神庙」,身为「三连状元」,是个文化人,怎幺可以这幺折腾人呢?
所以没有跟有力人士一起吃人。
在商言商,这是张总教头的规矩。
管你有多大力,这个规矩暂时不会变。
要是变了,那友情客串《新闻联播》并且有一点五秒的镜头……那不是白客串了嘛。
这些业务都是同步推进的,还都得让张总教头亲自拍板,所以整个春季,他是一个人当两头畜生用。
就这,张大安依然没有忘记「安哥杯」,没有忘记《神屠》的「路演」,更没有忘记给新东圩港中学的学员们上大课还有多媒体课。
很多合同那都是路上签的,法务团队一口气翻了一番,没办法,京城这边的政法专业学生你要真说不招不用……那能行?
当然法务团队一口气翻一番,肯定不是只翻京城的,沪州和南都都是同步进行的,还跟两个律师事务所签了合同。
香江和香山澳两地的法律业务,目前就是由南都的一家老牌律师事务所代理。
为了表示诚意,送了当地律师事务所一辆丰田「汉兰达」,两辆丰田「逸致」,并且在白云山东山脚盘了一个小广场专门做休闲客栈,只有一半对外开放,剩下的一半就是拿来给这些律师们度假休闲用的。
在沪州同样如此,合作的律师事务所除了之前老头儿们「钦点」的帕萨特之外,新出的大众Polo就是给新晋的年轻招牌来开。
这个事情在小圈子里传得很快,几乎都知道跟「三连状元」合作很爽,人家出手很大方,就是业务要求非常苛刻。
此时国内对版权交易相关法律内容并不熟练,国内都玩得跟生瓜单子一样,更别提跨国运作了。
只不过业务嘛,都是练出来的。
之前做智慧财产权的开路先锋们,算是在四六九九年吃到了第一波红利,不过主要是做「张安传媒」和「张安文化」的业务才能吃到红利,一单普遍都是三千万五千万的交易金额,高管负责的话,比如房大桥、杜小帅这个级别,不管是文化内容还是科研成果,都是六千万起步。
像张大安从「花瓣」公司花了八千万美元这事儿,即便藏着掖着管控消息,还是有风声传出去,只不过市场上并不知道金额是多少,只知道很大。
最后还是电信运营商那里跟个筛子一样,把八千万美元这个交易金额曝光了出去。
关键曝光的方式很奇葩,直接在「喜报」里做内部通报,跟上级领导汇报成果,把什幺都说了。
为了这事儿,张大安还在跟两家部委打口水仗呢,狂喷对方毫无保密概念,两家倒也光棍,认帐了之后,又让张总教头再插队一些业务。
比如说「合约机」。
这就好多了嘛。
你只要补偿到位,张总教头一向以钱为本,保证能做到沉默是金。
「老板,《红楼梦》那边转让版权大概四千万左右能搞定,能谈,但是有一部分海外版权在日本人那里,当时价格是一千美元一集,日本人那边现在开价五万美元一集,并且附加二次开发及衍生作品的百分之五分红。」
「倒也合情合理,是个公道价,但因为它们是日本人,你给我狠狠地骂它们,用英语骂。」
「是。」
「他妈的,《红楼梦》谈不下来就不谈了,把服装和美术团队挖过来,顺便从『千人画师团队』中选拔脑子灵光的,跟着学习。五万美元一集,我五万美元都能请个美术顾问专门帮我宣传画了。」
「那……老板,《水浒传》还谈吗?」
「不谈了,跟配乐主创谈合作,《红楼梦》那边也是如此,对了,还有《西游记》,无论如何,给我把《云宫迅音》谈下来。」
「明白,老板请放心,这件事情我们已经联系了多个单位,好几个大院儿的都在忙活,一定给您谈下来。」
「事成之后,四合院儿我给不了,但一人一套三居室,那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