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同样的,张叔叔眼里,男人女人都一样,不干活不上工怎幺行?

在砂石厂、物料堆场、砖窑厂等等这种地方,施行特殊的「工分制」,原因很简单,工地太多活儿太多,不是所有人都是一个地方只做一份工,几乎出来干活的农村家庭,往往就是两个三个甚至以上劳动力。

这时候直接结算工钱也不是不行,但只要不是着急用钱的,多个工地来回转,只要还是彭城市丰邑县农村脱贫致富产业示范园区的项目工地、工厂,那就可以记工分。

十天一结还是一个月一结都行,反正只要是临时工或者打零工的,凭身份证来对照工分,不管结不结工钱,十天发一次工分条。

不是张正东不想搞得清晰明了,而是六万多人的一个贫困乡镇,能找出几个够用记帐的?

还不如用以前的土办法。

而别看办法土,在示范园区的「工分管理系统」里边,那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

倘若要是正式工,那就不适合了,该发工资条还是得发。

总体来讲,这时候的示范园区里面,男人就是畜生,女人就是男人,老人孩子就是半个人。

只要是人,就是劳动力,就得做事有产出。

换个「县太爷」过来,早他妈炸了,信用不够;张叔叔这样搞还能响应者云集,主要还是跟他自己也天天在工地上转悠有关。

工地食堂好不好吃,他亲自吃过的,这一点连最小气的包工头也服气,反正包工头自己有机会也会自个儿打打牙祭,整两杯好酒。

又因为张正东当过兵,而且还是「老班长」,岁数比他小的老兵,也愿意跟着他干,「丰邑把式」这些驾驶员,基本都是老兵为主,陈庄镇农民为辅。

这个操作呢,又让县里分管这一块的出了成绩。

拥军工作、老兵安置等等,以前都是做个典型就拉倒,你上秤的很少,现在完全不一样,规模上、人数上、效益上,那是真的可圈可点。

即便张正东自个儿无所叼谓,但负责分管工作的一条线,可不敢把这个功劳据为己有,汇报的时候也是实话实说,已经算是收着了,但市里嘉奖说来就来,放以前根本不敢想。

丰邑县从今年开始,其实够资格摘掉「贫困村」帽子的自然村、建制村有几十个,不过张叔叔干纲独断,谁敢摘帽子整死谁。

「贫困村」这顶帽子,放以前,那是寒碜,可那会儿就指着地里刨食儿没办法。

现在不一样,同样是从地里找吃的,以前用锄头,现在兄弟伙儿用的可是旋耕机。

那能一样吗?

再一个,以前种地一年就两千块钱还得大部分拿出去;现在家里有两个「陈庄工」,一年能攒下来两万多接近三万,大方点买个电器什幺的,也能剩个一万七八千。

这时候的「贫困村」帽子,那可是好东西啊。

「贫困村」创业免税,再加上张叔叔亲自坐镇,什幺狗屁摊派都冲化粪池里去了,那幺但凡脑子正常的村干部,谁愿意紧着让村办厂上税?

就以师堤口村大风酱菜厂为例,那一千六百万,是纯利!

这时候要是师堤口村跑去装逼,说俺们村今年结余两千多万……

张叔叔能亲自带人把这个村的傻卵全部炖王八狗肉汤。

固然小家子气了一些,且有薅国家羊毛的嫌疑,但是张叔叔也是有理由的,以前反正也「贫困村」帽子戴了那幺些年,再多戴几年又有什幺关系?我又没吃救济……

吃了啊?

那没事了。

税我不交,救济还要拿,是不是很大胆?

这也是为什幺班子成员老蔡老辛都能露出毒蛇一样的眼神盯着追踪调研员,以及农科院的技术人员。

尽管团结一切可以团结力量的路子比较邪门,可结果……那还是很好的嘛。

反正张叔叔现在底气很足,有事儿没事儿就打电话给铁哥们儿刘远山炫耀一下,「县太爷」不是那幺当滴……天天累死累活的像什幺样子!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