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一个导航仪引发的变异
江口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是个年轻单位,不过省厅直属、全额拨款,属于是技术性很强的公益事业单位。
注册测绘师数量足够支撑一百多个「外包」团队,张大安跟他们的合作就是做「外包」,由江口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提供遥感、地理数据处理等等技术权限,由「张安文化」和「张安电子」来承担「外包」业务。
专业测绘车辆以及改装测绘车辆一共一百二十辆,平均每辆价格六十万,总计车辆费用支出七千多万。
目前是重点先做「华东六省一市」的地图,分成了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是「营运车辆物流路线」,一个是「重点城市城区路线」。
前者是专门为货车、长途客车准备的;后者主要是为了给私家车增速明显的城市,比如沪州、吴都、太湖、江宁等等准备的。
地图版权由「张安电子」和「张安文化」共同持有,此时没有大张旗鼓,毕竟一开始并没有打算做面向消费者的产品,主要是打算卖给做导航仪的厂家,以及对地图勘查有需求的一线职能单位。
比如说电信营业厅,江宁市现在电信局跟「张安电子」签了一个合同,由「张安电子」提供精确地图,并且接入到电信局的业务终端系统中。
之所以要这幺做,那是因为宽带提速正式开始,省内宽带正在试运行「寒暑套餐」,宽带入户率增速非常惊人,而为了更加高效地确认安装地址,精确地图的作用就体现了出来。
同时为了方便安装工的抵达,外包的宽带工如果开车,就会赠送「张安电子」生产的「好风系列」导航仪,跟「青云系列」就是用料上有些差距。
「青云系列」用的是德州仪器的处理器,「好风系列」用的是沪州交大的一个废案,被张大安买过来试试水的。
还别说,也能用,除了有点卡,其它都没啥。
不过这年头不卡的导航仪很罕见,倒也不是啥特别大的缺点。
导航仪的研发就是这幺来的,是江宁市电信局需要,算是个提供地图服务的搭头,同时「张安电子」的手机也能在电信营业厅寄卖,只不过电信公司这会儿还没有移动手机通信业务,还要过个几年。
这会儿还处于「喂喂艹」的阶段,所以「张安电子」的手机在电信营业厅寄卖,更多是宽带业务周边。
暑假装宽带,一起玩《神屠》。
买「金榜手机」,送《神屠》点卡!
在张总教头铺天盖地推GG之前,这会儿没啥太大的动静,因为不着急,前期大头都是政企客户。
当然别人想要做这个业务也不是不行,只不过不给批就是了。
除了电信公司,移动公司此时在江口省有两个客服中心,一个在江宁,管着省南这一块;一个在淮阴,管着省北那一块。
「张安电子」和「张安文化」不仅仅是在彩铃业务上提前签了合同,在地图授权上也跟移动公司签了一份为期两年的合同。
主要是用在省内城市精确地图标定,为了方便规划基站信号塔等等,同时江口省的移动公司跟铁通在谈一个项目,就是将地图业务推广出去,等于说就是做个中间商,从张大安这里进货,然后卖给北方的兄弟单位。
这幺麻烦的原因就一个,张大安自己去跟中原省或者燕赵省的铁通公司谈合作,那必须二斤的量起步。
所以这个钱,省里的移动公司既然感兴趣,那也没什幺好说的,给了个折扣,多出来的都是移动公司自己的。
负责去拓展这一块业务的人,就是移动公司省北客服中心的一个副主任,他跑去中原省的新郑,带上了「三沟一河」,现场表演一个「深水炸弹」,中原省的第一个试点合同就到手了。
不多,两三百万的合同。
但是效果是很好的,不管是系统还是地图,那都是现成的,再加上「青云系列」和「好风系列」导航仪早就生产出来了,只是还没打GG,所以对豫东的试点城市商邑市一线业务员来说,因为东西很成熟,上手也快,体验非常好。
往上打的报告除了一些小问题,整体评价很高,于是中原省的地图业务算是正式打开,只不过还需要稳定运行半年以上才能进一步签更大的合同,但就算是这样,「深水炸弹」副主任也已经直接从省北客服中心调到了江宁。
一时间,衙门圈子里都在传,说这是「好风凭藉力,送我上青云」,这「好风系列」和「青云系列」的导航仪……必须大卖啊。
都新世纪了,现代社会可不兴「莫道石人一只眼」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