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的「三光」政策,确实给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带来了空前的生存压力。
太行山深处,红方总部所在的隐蔽山谷里,气氛凝重得如同山雨欲来。
一间利用天然岩洞改造的指挥部内,油灯如豆,映照着领导人严峻的面庞。
从沪市赶来的特派员张建良看着桌子上的情报,眼神之中充满了愤怒与担忧的情绪。
桌上的情报汇总令人触目惊心,多个边缘村庄被血洗,根据地面积被压缩,粮食储备急剧下降,伤员因缺医少药而不断死去。
「建良同志,」桌子后方,那位满脸沧桑,目光却依旧锐利的首长开口道:「鬼子这一手『竭泽而渔』,非常毒辣!」
「他们是想困死我们,饿死我们!前线部队在流血,后方的群众在遭难,而我们……我们的子弹,药品、粮食,都快见底了!」
「建良同志,总部经过研究,决定交给你一项极其艰巨,也至关重要的任务不惜一切代价,尽快筹措一批急需的军火和药品,秘密运入根据地!」
「重点是步枪子弹、手榴弹、机枪、磺胺粉、外科手术器械和纱布。数量……越多越好!」
张建良猛地站起身,挺直了脊梁,声音因责任重大而有些沙哑:「请首长放心!我一定想办法完成任务!哪怕豁出我这条命!」
「你的命很重要,要用在最关键的地方。」首长走到他面前,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组织上是信任你,才会把这幺重要的任务交给你来做,」
「你回到沪市之后,尽快筹办物资事宜,有什幺需求,翰年同志会调动所有能配合力量来配合你。」
「记住,敌人现在像疯狗一样,四处抓捕,我们的行动要绝对保密,渠道要绝对可靠!」
张建良猛地起身,敬礼道:「请首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带着总部的重托张建良火速出发,再次潜回了危机四伏的沪市。
此时的上海,虽被称为「孤岛」,但在日军和76号特务的严密控制下,同样风声鹤唳。
大规模采购军火和违禁药品,无异于火中取栗。
法租界,福煦路,白象树咖啡厅。
沈清瑶穿着素雅的旗袍,容颜秀丽,眉宇间却带着商海沉浮历练出的干练与果决,以及一丝深藏不露的刚毅。
短短一年多时间,沈清瑶已经褪去了沪江大学时期的青涩,
原本干扁的身材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变得丰腴起来,那波涛汹涌的模样似乎迎来了二次发育,眉眼间透着一股精明强干的味道,与她商人的人设毫无违和感,整个人散发着一种自信的光芒。
叮铃铃,叮铃铃,
一阵狂风吹过街路,吹起檐角的风铃,发出一阵阵清脆的铃声。
哗啦啦,咖啡厅大门被推开,张建良走进咖啡厅,然后,快步走到沈清瑶面前。
「一杯黑咖啡。」张建良朝侍应生吩咐了一句。
「清瑶同志,」趁着侍应生送上咖啡,转头走开的功夫,张建良没有寒暄,直接切入主题,将太行山根据地的严峻形势和总部的采购需求详细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