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在工业,经济和人口方面全面落后法国,陆军战斗力更是远远落后法国。
就算真打起来,法国也是完全不怕意大利的。甚至要是意大利不听话的话,法国完全能够进攻罗马,让教皇国重新控制罗马的局势。
得知总理的态度之后,外交大臣甘贝塔点了点头,也就没有什么疑问了。
他和总理来自同一党派,在这种大事上肯定是要站在总理这边的。更何况,入侵突尼斯对法国来说也不算大事,自然没有必要和总理唱反调。
除了咨询外交大臣甘贝塔的意见之外,法国总理茹费里还询问了法国陆军大臣的意见。
不过这也没什么好问的,只是进攻一个土著国家,陆军大臣绝对不会拒绝。
这不仅会让军方平白获得许多功劳,还是绝对不会战败的战争,相当于白送功劳。
至于其他列强的态度,那就不是军方应该考虑的事情了。军方只负责打赢战争,到底会惹恼哪些国家,这应该是政府和外交部门去考虑的事。
得到外交大臣和陆军大臣的支持之后,茹费里也算是自信满满,在法国的内阁会议中提出了有关入侵突尼斯的提议。
值得一提的是,茹费里在提出提议之前也耍了一些小心机。
政治家最在乎的就是自己的名声,在提出相关提议之前,茹费里就已经让几家报社报道了自己会推动国家发动战争,帮助法国获得一块新殖民地的新闻。
虽然不是收复阿尔萨斯和洛林,但开疆扩土同样也是极大的功劳。
更重要的是,相较于刚上任不久就信心满满发动战争的茹费里,他的11位前任在总理的位置上几乎没有什么作为。
是的,自普法战争之后成立共和国开始,法国在这十来年的时间里就更换了十一位总理,这样的速度可以说是相当夸张了。
虽然法国拥有总统和总理两个职位,但在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总理的实际权力是要比总统大的。
国家元首当然是法国总统,但法国总统只负责外交和军事,行政权则在法国总理的手中。
平均一年换一位总理,可想而知法国政坛的局势在这段时间有多么混乱了。
此时的法国总统由民众选举,法国总理则是由议会选举中获胜的党派任命。总理的频繁更迭也代表着一件事,那就是法国政党之间的矛盾和纠纷也极深。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之所以削弱了总统的权力,也算是拿破仑三世的前车之鉴。
拿破仑三世在成为法国皇帝之前通过选举担任法国总统职位,当时法国总统权力极大,这也为他后来实现军事独裁并且重新成立法兰西帝国奠定了基础。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削弱总统权力,也正是为了防止类似拿破仑三世复辟之类的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