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是填补摩洛哥地区的人口空缺,另一方面就是稀释摩洛哥当地摩洛哥人的比例。
虽然摩洛哥人是可以进行同化的,但他们占据摩洛哥当地人口的大半比例,这对西班牙来说始终不是一件好事。
只有尽可能将摩洛哥人的比例降低到一半左右,才能有效确保摩洛哥当地的稳定。
好消息是,摩洛哥整体的人口并不多,稀释人口比例这项工作也没有想象中那么艰难。
虽然合并后的摩洛哥殖民地人口重新提升到了500万以上,但真正的摩洛哥人只有450万左右。
如果要将摩洛哥人的比例降低到一半左右,西班牙只需要将大约200万出头的摩洛哥人运输到其他地区就能够做到。
200万人看起来多,但对于西班牙来说已经不算是什么难事了。
哪怕按照原本南摩洛哥殖民地的同化进度,大约也只需要不到十年的时间,就能够完成摩洛哥殖民地的人口转移工作。
这也代表着西班牙将在一战之前拥有极强的潜力,如果一战中在确保本土不会受到战争波及的情况下还能获得大量的好处,西班牙就有希望在一战结束之后成为更加强大的超级列强。
和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回西班牙国内,西班牙民众对于政府再次开疆扩土的行为表达了强烈的肯定。
摩洛哥对西班牙来说也是相当重要的,西班牙早已经盯上了摩洛哥。可惜因为英国政府一直以来的干涉,再加上法国人也盯上这片地区的原因,让西班牙一直垂涎欲滴却无法吞并这片土地。
对于卡洛来说,他已经做到了之前几任西班牙国王没有做到的事情。吞并摩洛哥的西班牙已经成为欧洲大陆上不可忽视的存在,单论本土的潜力实际上已经不输于英法德。
既然这场战争已经结束,那么在摩洛哥的大部分军队都是要调回来的。
近卫军在和平谈判开始的当天就已经乘坐运输船只返回,参与战斗的三个本土师,只会留下一个步兵师在摩洛哥北部的城市驻扎,剩下的军队也都会回到西班牙本土。
两个殖民地师则会停留在摩洛哥一段时间,帮助摩洛哥殖民政府恢复稳定的秩序,随后才会返回其他殖民地。
等到摩洛哥的局势稍显稳定之后,摩洛哥殖民政府也会组建属于摩洛哥的殖民军队。
这些军队因为距离西班牙本土很近的原因,他们不仅可以维护摩洛哥地区的稳定,也可以在西班牙需要的时候北上前往西班牙本土,帮助西班牙进行本土的防守。
截至1895年年初,西班牙的人口堪堪突破了3000万。
如果算上这些即将被同化的摩洛哥人口的话,西班牙的人口有希望在十年后达到4000万以上的水平。
现在是1895年,10年后也只是1905年而已。
如果能在1905年左右达到超过4000万的人口,哪怕一战提前十年爆发,对于西班牙来说都是没有丝毫影响的。
超过4000万的人口可以轻松武装出超过300万的军队,再加上西班牙殖民地的仆从军队,西班牙在一场世界大战投入五六百万的兵力是完全没问题的。
这也代表着西班牙不管加入世界大战的哪一方,都有极大的概率获得最终的胜利。
这五六百万人投入到哪一边,都能让战争的天平偏向西班牙投靠的那一方。这也是卡洛不着急在欧洲选择阵营的原因。一定程度上来说,西班牙还真的有能力决定两大军事集团谁才是最终胜利的那一方。
西班牙已经干脆利落地结束了摩洛哥战争,而英国人这边还在和布尔人陷入苦战。
要知道,布尔人的人口还不足摩洛哥人的十分之一。
就算布尔人士兵的战斗力堪比欧洲列强国家的陆军,他们因为人口的限制,最多也只能武装出四五万的军队。
堂堂的大英帝国怎么连四五万的布尔人士兵都解决不了?
这几乎是大部分欧洲国家在关注布尔战争的时候,不由自主提出的疑问。
没错,布尔人确实获得了包括荷兰和德国在内的其他欧洲国家的支持。
但这种支持是有限的,更多集中在武器装备和物资方面的支持。
欧洲各国都没有正式的志愿军派出,民间派出志愿军最多的是荷兰,满打满算也就只有一千人出头而已。
这种级别的援助对于战场应该没有太大的帮助才对,毕竟英国相较于布尔人来说,应该是要人有人,要钱有钱才对。
好消息是,英国陆军并非欧洲列强中表现最差的。意大利成功在与埃塞俄比亚的战争中展现了自己的下限,让欧洲各国见识到了什么叫战斗力糟糕。
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目前的欧洲和非洲已经没有其他的领土可以让意大利占领了。
意大利在欧洲范围内可以扩张的方向十分有限。东西两个方向分别是奥匈帝国和法国,这两个国家明显不是意大利能够招惹的。
北边的瑞士虽然是一个小国,但瑞士是受承认的永久中立国。而且瑞士也没有什么经济价值,对于意大利来说,占领瑞士的坏处远远大于好处。
意大利唯一能够觊觎的欧洲领土,也就只剩下亚德里亚海对岸的巴尔干半岛。
不过很明显,自上一次战争德奥两国联合起来打败俄国之后,巴尔干半岛就成了奥匈帝国的势力范围。
虽然意大利是奥匈帝国的盟友,但在国家利益方面,哪怕是盟友,奥匈帝国也绝对不会退让。
奥匈帝国背后还有德国撑腰,这也让意大利暂时放弃了对巴尔干半岛的觊觎,转而将目光看向了非洲地区。
北非几乎已经被列强瓜分完毕,只剩下绝大多数土地都是沙漠的利比亚,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归属。
其实按道理来说,利比亚距离意大利最近,意大利政府应该很容易就能将利比亚加入自己的殖民范围当中。
但因为利比亚的地理位置比较重要,西边是法国的突尼斯殖民地,东边是英国的埃及殖民地,因此意大利一直没能将利比亚完全纳入自己的殖民统治范围当中。
还有一大重要原因就是法国人的反对。意大利在西班牙的帮助之下强行从法国人的手中抢下了两块突尼斯的土地,这也让法国对意大利的观感直线降低。
虽然没有太大的冲突爆发,但法国一直反对意大利在北非的殖民扩张,这也是意大利没能将利比亚纳入自己口袋的原因。
既然无法在北非进行扩张,意大利就只能将目光放到更加遥远的非洲地区。
虽然非洲的面积很大,但非洲的海岸几乎被欧洲列强瓜分殆尽。意大利在非洲仔细地寻找了一圈,最终只能将目光放到更加难啃的埃塞俄比亚的身上。
当然,此时还不叫埃塞俄比亚。这片地区的国家名字叫做阿比西尼亚帝国,统治帝国的是所罗门王朝。
阿比西尼亚帝国自1270年建立以来,已经维持了超过600年的时间。虽然还停留在非洲土著的范围内,但阿比西尼亚帝国的军事实力在非洲所有土著国家当中,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存在。
因为和欧洲殖民者有过接触的原因,阿比西尼亚帝国是清楚欧洲殖民者的强大的。
在意大利入侵阿比西尼亚帝国的前期,阿比西尼亚帝国迫于意大利作为列强的压力,进行了多次的退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