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目前西班牙和葡萄牙联合王国的国防部已经在构想扩军的各项细节了,等到各项细节确认无误,差不多就是西班牙进行大扩军的时候了。

除了现役陆军人数之外,卡洛还打算将联合王国的预备役人数提高到100万人以上。

或许西班牙不会过早加入世界大战,但不管在什么时候加入世界大战,都要做好打一场硬战的准备。

除了陆军的扩军之外,卡洛还吩咐飞机和坦克的研发项目加快进度,争取在世界大战爆发之前让西班牙装备一部分飞机和坦克。

特别是坦克,只要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拿出来,那就是当之无愧的战场之王。

现在欧洲各国对于坦克这种东西可没有任何防备,哪怕坦克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缺陷,还有着极高的趴窝率,也仍然是战场上的大杀器。

在得知巴尔干半岛爆发战争之后,卡洛并未着急下达命令,而是让外交部门关注奥匈帝国和俄国的反应。

虽然奥匈帝国和俄国在欧洲的排名已经进不了前四,但巴尔干半岛的局势还得看这两个国家的脸色。

没办法,其他的欧洲国家距离巴尔干半岛实在太远了。而且奥匈帝国和俄国背后还有着各自的军事集团,要是这两个国家想要搞点事情的话,很有可能世界大战就会在此刻爆发。

卡洛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奥匈帝国确实有进攻塞尔维亚的想法。

如果站在奥匈帝国的角度,其实也能理解奥匈帝国的想法。此时的奥匈帝国背后站着三国同盟这个强大的军事集团,虽然俄国背后也是法国同盟,但俄国此时国内的动乱还没有结束,他们未必能腾出手来干涉巴尔干半岛的战争。

只要奥匈帝国能够及时征服塞尔维亚,俄国就算有力调动军队帮助,也无法改变战场的局势了。

除非俄国想要掀起两大军事集团的全面战争,否则在巴尔干半岛的战争结束之后,他们不管有任何想法,也必须得停手了。

对于奥匈帝国来说,这不仅仅是征服塞尔维亚的机会,还是彻底将手插入巴尔干半岛,征服巴尔干诸国的机会。

巴尔干半岛更像是一个倒过来的三角形,右侧有着爱琴海这个缺口。塞尔维亚虽然位于三角形的北部,但塞尔维亚的南部却已经靠近三角形的中部地区。

这其实也代表着,如果能够征服塞尔维亚,奥匈帝国将和大部分的巴尔干国家接壤,除了位于最南部的希腊。

如果能够达成这样的局面,奥匈帝国进可继续进攻巴尔干半岛南部,征服保加利亚和奥斯曼帝国的欧洲领土。

退可固守塞尔维亚和波黑地区,稳固自己的庞大国土。这简直是一笔相当划算的买卖,别说是奥匈帝国了,换任何一个欧洲国家来都有可能会动心。

奥匈帝国隔壁的意大利对这一个小小的阿尔巴尼亚都垂涎三尺,如今的奥匈帝国有机会征服大半个巴尔干半岛,不行动都对不起这样的良好时机。

奥匈帝国是这么想的,他们确实也这么做了。

一方面,奥匈帝国调动了十多万军队,分成两路大军分别部署在波斯尼亚和南部边境,随时准备进攻塞尔维亚。

另一方面,奥匈帝国紧急联系了自己的两个盟友德国和意大利,寻求两个盟友的支持。

如果能够获得两个盟友的支持,哪怕这次战争要面对俄国,奥匈帝国也是丝毫不怕的。

甚至意大利都可以不用表达态度,只需要德国政府点头,奥匈帝国就会立刻发动战争。

让奥匈帝国没想到的是,德国政府还没有表达态度,意大利政府就已经表达了自己对这件事的兴趣。

意大利政府先是向奥匈帝国提议,意大利可以直接加入这场战争帮助奥匈帝国进攻塞尔维亚,代价是奥匈帝国需要支持意大利对阿尔巴尼亚地区的占领。

这项提议很快被奥匈帝国拒绝,哪怕意大利是自己的盟友,他们也不愿意意大利踏足巴尔干半岛。

被拒绝的意大利政府有些失望,他们原本看到了在巴尔干半岛扩张的良好时机,没想到自己的盟友压根不愿意让自己染指阿尔巴尼亚,哪怕他们距离阿尔巴尼亚还很遥远。

是的,在此时的意大利看来,意大利才是那个最有资格占领阿尔巴尼亚的国家。

奥匈帝国虽然更早布局巴尔干半岛,但他们距离阿尔巴尼亚实在太过遥远,中间还隔着一个塞尔维亚。

反倒是意大利,距离阿尔巴尼亚可谓是隔海相望,最近处只有七十多公里而已。

凭什么就在我家门口的土地还要看你一个隔着数百公里的国家的脸色呢?

被奥匈帝国拒绝的意大利政府相当不满,他们头一次对德奥意三国同盟这个军事集团感到失望,因为目前看起来,意大利在这个军事同盟当中是可有可无的,战争后也不会获得太多的好处。

就连巴尔干半岛奥匈帝国都不愿意让意大利染指,意大利还能奢望在战争后占领什么土地呢?

如果是正常状态下的意大利,被拒绝了也就拒绝了,大不了暂时放弃阿尔巴尼亚即可。

但此时的意大利不同,他们同样是被西班牙刺激了的。

要知道,意大利和西班牙的渊源更深。现在西班牙的国王卡洛就是意大利的王子,两国王室可以说是一家人。

凭什么卡洛就可以统领西班牙成为超级列强,而意大利在原本占据优势的情况下,反而这么多年没有什么长进呢?

凭什么西班牙军队在战争中能够拥有如此优秀的表现,而意大利军队的战斗力却不被欧洲各国重视呢?

现在就连自己的盟友都不尊重自己的诉求,这样的意大利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吗?

对于现在的意大利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来说,他此时是相当不满的。

既然国王有了不满,那政府就得来解决国王的不满。

奥匈帝国拒绝了意大利的要求好说,反正同盟内不是奥兄弟给我说了算的,大不了闹到德国人那边,让德国人来主持公道。

恰巧,意大利政府得知奥匈帝国也在寻求德国的支持,来应对俄国有可能的干涉。

没有丝毫犹豫,意大利政府立刻也联系了德国政府,希望得到德国政府的支持,从而加入到对巴尔干诸国的瓜分当中。

为了展现自己的诚意,意大利还向德国政府承诺,意大利只会对阿尔巴尼亚进行占领,剩下的区域就算打下来,也会无偿转交给奥匈帝国或者德国。

在意大利政府来看,自己的要求是相当合理的。奥匈帝国占领了波斯尼亚还想要塞尔维亚,意大利只要一个价值更低的阿尔巴尼亚,这总应该不过分吧?

大家都是三国同盟之一,总不能德国只尊重奥匈帝国的要求,不尊重意大利的要求吧?

当意大利和奥匈帝国因为巴尔干半岛的争端闹到德国那边的时候,德国政府对此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德国组建的三国同盟相较于法俄的同盟来说,是有一个明显缺陷的,那就是三国同盟各自挨在一起,更容易导致关于领土方面的争端。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