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威廉二世来说,他绝对不能接受战争的失败,更不能接受施里芬计划的破产,因为这会极大程度的动摇德国的军心。
在看到小毛奇并不愿意承担责任之后,威廉二世愤怒的说道:「我的参谋长先生,请你告诉我,在你的统帅之下,我们的西线战场是否还有胜算?
哪怕打到最后一兵一卒,我们也绝不能接受德意志失败的结局。如果你无法统帅西线战场的军队取得胜利,就将总参谋长的职位留给更有能力的人吧。」
威廉二世的话已经是明牌了,在目前这种局势之下,基本上相当于强行勒令小毛奇辞职了。
小毛奇当然清楚自己根本无法率领西线军队取得胜利,如今的他已经丧失了德皇威廉二世的信任,自然也没有必要继续赖在总参谋长的职位上了。
于是乎,在第二天,德国总参谋长小毛奇就以身体不适的原因向威廉二世辞职,威廉二世也很快同意了小毛奇的辞职要求,并且立刻任命陆军部长法金汉作为新的德国总参谋长。
总参谋长人选的变动在德国军方内部还是引起了不小的波动的,不少的军方高层都没想到,原本深受德皇威廉二世信任的总参谋长小毛奇,居然会如此快就下台。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威廉二世几乎是秒同意了小毛奇的辞职请求,仿佛连一瞬间的犹豫都没有。
相较于凭藉着他叔父毛奇元帅出名的小毛奇,此时的总参谋长法金汉,在德国军方内部并没有那幺高的地位。
法金汉出生于1861年,到今年也才52岁的年龄而已,在军方高层中还是比较年轻的。
更重要的是,别看法金汉因为升任德国总参谋长而被晋升为德国陆军上将的军衔,但他在十年前的1903年,还只是德国的一名普通少校而已。
只用十年的时间就从少校走到了少将,随后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快速被晋升为中将,然后因为被德皇威廉二世任命为德军总参谋长的原因,再次被晋升为陆军上将的军衔。
这段时间法金汉的晋升速度不可谓不快,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德军内部军衔晋升最快的军官了。
这相当于法金汉从少校到上将只用了十年的时间,从一个军方根本不起眼的中底层军官,一跃成为可以决定德军战略计划的军方顶层。
法金汉的晋升速度之所以如此之快,实际上和他的能力没有太大的关系。如果翻开法金汉的履历就能发现,他并未参与重要的战役,从参军到1903年晋升陆军少校,基本上都是靠资历晋升的。
随着时间来到20世纪,因为两大军事集团的冲突加剧,导致德国内部也加快了对战争的准备。
法金汉也正式进入到了德皇威廉二世的眼中,并且在最近十年内被快速提拔,算是德皇威廉二世在军方的心腹。
之所以任命法金汉为新任德国总参谋长,实际上也是德皇威廉二世的一次权力平衡。
随着施里芬计划的破产,德国军方内部是分裂成了两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