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获得资金资助之后,各项发现和发明都有西班牙王室的一份子。但这何尝又不是一种保险措施呢?
如果最终发现和发明的物品取得的效果收益并不大,整个研发项目大概率是要亏本的。
让这些科学家自负盈亏的话,他们大概率是要破产的。可在皇家科学院的规定之下,就算项目亏本了,也会由皇家科学院承担,这些进行研究的科学家并不需要承担太大的后果,这也是诸多科学家并不反对皇家科学院规定的原因。
再加上西班牙皇家科学院为诸多科学家提供的研究室都是目前科技最顶尖的,一些能力出众的科学家,还能得到专属于自己的研究室和一大笔研发资金。
在这样的情况下,绝大多数科学家不仅对西班牙皇家科学院的要求没有任何异议,他们反而还十分乐意为皇家科学院服务,将有关资金的一切杂事都交给皇家科学院处理,自己只用负责感兴趣的科学研究即可。
这种什幺事情都不需要管,也不需要担心资金不足的问题,只需要醉心于科学研究的好事,对诸多科学家来说,那简直是如同美梦一般的待遇了。
在这数十年的发展当中,西班牙皇家科学院院士的人数也越来越多,欧洲各国很多科学家都向西班牙皇家科学院递交了申请函,希望能够进入西班牙皇家科学院工作。
从这方面也能看出西班牙皇家科学院的吸引力,对于大部分自身财力不足的科学家来说,进入西班牙皇家科学院这种有官方性质的科学研究机构,绝对要比自己筹集资金进行研究安稳得多。
负责前去邀请亚历山大·弗莱明和他的导师赖特的情报人员,对此行的成功与否也是相当自信的。
很少有科学家能够拒绝西班牙皇家科学院开出的条件,除非这位科学家本身就有相当不菲的身家,亦或者自身的科学研究已经受到了所在国家的重视。
可欧洲的科学家多不胜数,又有多少人拥有不菲的身家,亦或者能获得所在国家的支持呢?
美国能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获得大量的欧洲科学家和技术专家,一方面是因为欧洲战乱的原因,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欧洲的科学家和技术专家实在太多,虽然有一部分人获得了资本和国家的重视,可大多数人仍然籍籍无名。
果不其然,虽然赖特和亚历山大·弗莱明纷纷表示要思考几天的时间,但在第二天,两人就主动找上了联系他们的西班牙情报人员,表示自己愿意前往西班牙任职。
虽然他们是土生土长的英国人,可他们的研究项目并没有得到英国政府的支持,就连赖特也只是在自己所在的领域有一定的名气而已。
与其继续待在英国靠着筹集科研资金进行科学研究,倒不如前往西班牙的皇家科学院,藉助西班牙王室提供的大笔研发资金,更加自由地进行自己想要的科学研究。
对于西班牙皇家科学院成立时间尚短却迅速崛起为欧洲四大科学院的原因,欧洲报社和民众也是有过相关的猜测和讨论的。
其中最容易被提及的一项,就是关于目前西班牙萨伏伊王室庞大的财产了。
说来也是惊奇。现在的西班牙国王卡洛曾经只是义大利的一个普通王子,身家可并不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