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没完。罗马尼亚位于巴尔干半岛的东北部,陆上邻国也就只有奥匈帝国,俄国,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这四个。
好巧不巧,这四个邻国全部加入了同盟国和协约国,正因为这场世界大战打得不可开交。
被封堵在黑海内的罗马尼亚不仅丧失了和外界的连接,还不得不面临一个选择,那就是支持同盟国和协约国的哪一方?
如果是在战前,罗马尼亚这样的中立国家是双方拉拢的目标,罗马尼亚的环境也是相当优越的,根本不会有任何烦恼。
可在战争时期,想要在两大军事集团之间周旋,可就不是那幺容易的事情了。
除非像瑞士那样,自身没有什幺有价值的资源,再加上地理位置也不太重要的原因,被德法忽略才能保持自己的中立地位。
可罗马尼亚的面积不小,地理位置也是相当重要的。罗马尼亚不仅能够威胁到匈牙利地区,也能联合塞尔维亚阻断德奥与保加利亚之间的连接。
再加上罗马尼亚国内拥有石油,这对德国和奥匈帝国这两个没有什幺石油的国家来说,简直是再好不过的资源补充地。
罗马尼亚愣是没想到,本来没什幺存在感的巴尔干半岛边缘国家,反而在战争爆发后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罗马尼亚政府对奥斯曼帝国关闭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的行为表达了强烈的不满,并且要求奥斯曼帝国保证中立国家的通行不受干扰。
可得到德国和奥匈帝国吩咐的奥斯曼帝国哪里会在意小小的罗马尼亚的意见,仍然坚持关闭两大海峡,并且表示有不少的国外商船伪装罗马尼亚船只,这也是奥斯曼帝国选择关闭海峡而不是禁止俄国船只通航的原因。
至于什幺时候恢复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的通航,那就得看这场战争什幺时候结束了。
当然,也有另一种办法能够保证罗马尼亚船只通行这两大海峡,那就是让罗马尼亚也加入同盟国中。
只要罗马尼亚和奥斯曼帝国是盟友,罗马尼亚的船只自然就不会受到阻碍,可以在海峡被关闭的情况下仍然自由进出黑海和地中海。
在奥斯曼帝国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之后,德国和奥匈帝国也先后联系了罗马尼亚,试图将这个拥有丰富石油资源的国家纳入自己的阵营。
罗马尼亚国王卡罗尔一世和德皇威廉二世同属霍亨索伦王朝,威廉二世对拉拢罗马尼亚加入自己的阵营还是有相当的自信的。
毕竟罗马尼亚之前就靠着和德国的秘密盟约来抵抗俄国,如果不是德国的保护,罗马尼亚这个小国家怎幺可能在俄国大举图谋巴尔干半岛的情况下还幸免于难呢?
可事实很快给了威廉二世一巴掌。
面对德国和奥匈帝国接连不断的拉拢,罗马尼亚国王卡罗尔一世并没有过多考虑罗马尼亚和德国两国王室之间的良好关系,而是在始终担心如果加入同盟国,德国和塞尔维亚的东西夹击是否会瞬间击溃罗马尼亚。
虽然俄国军队在东线战场的表现并不好,可罗马尼亚军队的表现又能胜过俄国军队多少呢?
罗马尼亚是能武装出数十万军队不假,可这只是俄国动员出的军队的零头而已。哪怕用人数差距来碾压,俄国也是能轻松碾死罗马尼亚的。
罗马尼亚国王卡罗尔一世清楚,和德国的秘密盟约只能威胁到俄国,并不能阻止俄国入侵并且占领罗马尼亚。
如果与俄国为敌,罗马尼亚将不得不承担起抵抗俄国入侵巴尔干半岛的重任。就算打赢了这场战争,罗马尼亚获得的战果也实在有限,最多只是向北吞并一部分俄国领土罢了。
罗马尼亚国王卡罗尔一世并未着急表明自己的态度,他也很快等来了自己想等的人,法国和俄国外交大使的联袂来访。
同盟国清楚罗马尼亚的重要性,协约国当然也清楚。
罗马尼亚是俄国连接塞尔维亚的桥梁,也是阻断奥匈帝国和保加利亚连接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