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国到现在都没有干涉到战争中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想在战争中赚自己盟友的钱,同时减少战争对自己经济的影响。
另一方面,英国和西班牙都希望削弱德国和法国,让自己成为最终的大赢家。
对于西班牙来说,协约国可以获得胜利,但法国和俄国只能是惨胜。
对于英国来说也是如此。英国肯定是想让同盟国获得胜利的,但英国可不希望战争后的德国成为新的世界霸主。
英国希望的是德国和法国两败俱伤,最好德国从此一蹶不振,欧洲从此再也没有任何国家能够威胁到自己世界霸主的地位。
也正是英国和西班牙在这方面态度的出奇一致,导致两国政府在战争前期做出了几乎一样的选择。
对同盟国和协约国来说,虽然英国和西班牙没有加入到战争当中,但光看两国各自对同盟国和协约国的物资支持,实际上和他们加入到战争中也没有太大的区别了。
此时的协约国并不清楚奥匈帝国派出军队支援德国的计划,但就算清楚了,法国和俄国对此也不会太过在意。
奥匈帝国军队的战斗力有限,而且奥匈帝国也没有太多的军队可以抽调,对西线战场的局势是产生不了太大的影响的。
如果奥匈帝国抽调的军队太多,反而会给俄国以及罗马尼亚和塞尔维亚制造更大的机会。
此时的协约国主要关注的还是新战场的开辟,以及对于君士坦丁堡海峡的争夺问题。
1914年1月16日,地中海西部的某一处海域。
一支舰队悄悄地从法国海岸驶离,向着南边的阿尔及利亚殖民地驶去。
因为周边海域几乎被法国和西班牙控制的原因,这支悄悄离开法国海岸的舰队并没有引起任何国家的关注。
甚至就连法国政府的大部分官员,都不清楚地中海舰队的许多军舰已经被调动。
除了当时参加会议的外交大臣和军方的一些高层之外,也就只有总统和总理这样的高官,才清楚海军的调动了。
在距离此地上千公里之遥的黑海,俄国的海军也在进行着调动。
在更北部的乌克兰,数十万俄国军队整装待发。只要海军传来控制君士坦丁堡海峡的消息,这些士兵就会立刻登船,随后发动小亚细亚半岛登陆战。
法国和俄国海军的调动相当隐秘,虽然很难完全进行保密,但也能确保在敌人得知消息的时候,军队已经隐没在海洋之上了。
两支舰队以不同的速度,向着相同的目标行驶。
法国舰队一路上躲避了义大利的西西里岛和英国控制的马尔他岛,为的就是防止义大利政府向英国通风报信。
虽然义大利并没有加入到战争当中,但义大利也没有撕毁同盟国条约,此时仍然是三国同盟的一员。
谁也无法保证义大利会不会在这样的关头向英国透露消息,这也让法国舰队决定沿着非洲殖民地的海岸线,悄悄的通过西西里岛和马尔他岛。
法国舰队的行动还是相当顺利的,成功地绕过了这两座岛屿,来到了地中海的东部区域。
在进入爱琴海之后,法国舰队想要再隐瞒行踪就没有那幺容易了。
爱琴海虽然是一片海域,但在海域之上分布着大大小小的两千多个岛屿,这些岛屿都被奥斯曼帝国或者希腊控制。
奥斯曼帝国是法国的敌人,希腊则是英国忠诚的小弟。被这两方任意一方发现,都有可能导致英国的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