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一方面是想让奥匈帝国东西不能两顾,在欧洲领土和亚洲领土同时遭遇危险的情况下,让奥斯曼帝国被迫选择其中一个。

另一方面,则是想尽快结束巴尔干半岛的战争。

保加利亚在罗马尼亚和俄国军队的联合进攻之下,目前国土已经沦陷了接近一半。

要是一鼓作气攻克保加利亚,不仅能够振奋协约国士兵的军心,同样也能彻底改变巴尔干战场的局势。

没了保加利亚,巴尔干半岛的同盟国国家就只剩下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

偏偏这两个国家又间隔着一整个巴尔干半岛,中间有塞尔维亚和罗马尼亚进行间隔,双方很难顾及到彼此。

只要占领了保加利亚,接下来的奥斯曼帝国就宛如一片孤岛,再也得不到来自同盟国的援助。

而独自作战的奥斯曼帝国又能撑住多长时间呢?虽然奥斯曼帝国在德国的帮助下训练了新军,可这些新军的数量始终是有限的,而且还在巴尔干战争中折损了大半。

只要法俄联军不惜伤亡的进攻,奥斯曼帝国注定坚持不了太长时间。如果能够快速解决奥斯曼帝国和保加利亚,接下来对德国和奥匈帝国的围困,也将变得容易许多。

奥斯曼帝国和保加利亚,保加利亚肯定是第一步。

原因也很简单,保加利亚的国土面积不大,没有太大的战略纵深,是比较容易解决的。

为了早点解决保加利亚,塞尔维亚与蒙特内哥罗也各自派出了数万人的军队,与罗马尼亚和俄国的军队凑出了一支高达50万人的联军。

对于只剩下不到20万军队的保加利亚来说,面对50万协约国联军的进攻,压力自然是很大的。

虽然保加利亚国内也有山脉可以进行防御,但协约国也不是完全没有应对的。

虽然法国无法支援太多的军队,但在来自西班牙的工业帮助之下,法国也向巴尔干半岛的协约国支援了数百门火炮。

加上其他参战国家凑出来的火炮,这50万协约国联军,一共装备着超过两千门火炮。

纵使保加利亚的防线再怎幺坚固,也无法抵抗超过两千门火炮的全力轰炸。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再高的山都能被炸平,再坚固的防御堡垒在数量如此多的火炮面前,也终究只能化为飞灰。

全力进攻保加利亚数天之后,保加利亚的防线终于崩溃。哪怕保加利亚军队的战斗力再怎幺强大,他们也终究是普通人,不可能扛得住炮火的轰炸。

面对着前线如此惨重的伤亡,保加利亚政府也清楚,战败已经是必然的了。

虽然清楚战败是百分百的,但保加利亚政府的诸位官员,没有一个人敢提出和平谈判的提议。

这还得提到两次巴尔干战争。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